第211章
叶满枝的发言结束后,会场里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曙光厂的方向。
白给电视台一百万?
曙光厂莫不是疯了?
无线电二厂的领导们简直瞠目结舌。
严格意义上来说,国有企业的所有资产都是国家的,归全民所有。
因此,在必要的时候,国家可以在国营单位之间进行调剂。
但是调剂的大多是生产设备和人员,从不会将一个单位的资金调去另一个单位。
市革委会的几位领导也对曙光厂的应对感到意外,交头接耳商量一番后,方主任代为出面询问。
“叶主任,拿出一百万的资金建设电视台,确实有利于行业发展,但是一百万不是小数目,不是一两个领导能拍脑袋决定的。你们厂里经过集体决议了吗?”
叶满枝颔首说:“今天我们曙光厂革委会的班子成员,全员到齐,刚刚已经进行集体表决了,七票全票通过!拿到这条黑白电视生产线以后,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支持滨江电视台的发展!”
对于这种局面,市领导当然是乐见其成的,赵副主任看向无线电二厂,主动问:“无线电二厂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无线电二厂的几人面面相觑,一把手李主任不可思议地喃喃道:“为了一条生产线,曙光厂这是拼了呀!”
在场的大多数人都不太理解曙光厂的做法。
两家企业之所以会使尽浑身解数争取生产线,主要是因为免费!
白给的东西当然要尽力争取!
可是,为了这条生产线,要加码一百万,那就得好好斟酌斟酌了。
无线电二厂是生产收音机的,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此前从未考虑过转产电视机,自然也就没有这笔采购生产线的预算。
李主任定了定神说:“曙光厂提出的这个条件太突然了,而且一百万对任何企业来说都不是小数目,本着对国家财产和工人负责的原则,我希望市里能给我们宽容几天,让我们回去集体讨论一下。”
他这个要求是合理的。
上百万的资金调配,哪能如此仓促做决定?
方主任与其他市领导交换了意见以后,同意道:“那今天就暂时散会,两家企业的同志都回去仔细考虑考虑!”
……
走出市革委会的办公楼,田春山有些担忧地问:“无线电二厂不会也拿出一百万吧?”
事情拖得越久,变数越大。
无线电二厂的领导现在还没转过弯来,看样子不想出钱,但是回去仔细权衡以后,未必不会改变主意。
收音机是时下的大件,无线电二厂的产品不愁销路,拿出100万还是比较轻松的。
叶满枝呵呵笑:“他们确实能拿出100万,但大家别忘了,他们已经跟无线电一厂捆绑了。拿到电视机生产线以后,二厂要将原有的收音机业务转交给一厂。”
如果二厂拿了免费生产线,再将原有的老设备免费送给一厂,双方皆大欢喜。
可是,出资100万以后,二厂还能让一厂免费占便宜吗?
不让一厂占便宜的话,二厂的收音机业务无人接手,厂区里没有空间,那电视机生产线要如何安置?
王造福走在旁边,领导派头十足,背着手说:“一厂和二厂肯定谈不拢,我觉得咱们这100万给多了,其实给个50万就差不多。”
康健反驳道:“50万不足以升级电视信号,对市领导也没什么冲击力。如果一厂和二厂每家拿出25万,凑足50万,这件事就再次回到原点了。”
“先回去等无线电二厂的消息吧。”叶满枝招呼大家回家。
之前两厂的实力旗鼓相当,最终结果如何,要看市领导的态度。
但是曙光厂拿出100万以后,结果就不再取决于领导的个人偏好了。
当下的情况就是,谁能掏出更多钱,谁就能拿到这条黑白电视机生产线!
无线电二厂被曙光厂的临时加码打个措手不及。
返回单位以后,陈副主任恨声说:“曙光厂之前肯定没想过追加100万,这是发现咱们更有优势以后,临时追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