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琢并不觉得团长胡闹,美滋滋地点点头,然后捧着铁罐子回自己房间,找地方藏钱去了。
叶满枝和吴峥嵘:“::::::”
他们家闺女的进步速度可太快了,这才加入儿童团多长时间啊,居然就当官儿了!
第163章
叶满枝私心里认为,她闺女还是有些当会计的潜质的。
最起码,吴玉琢很会管钱,也很会省钱。
自打她学会花钱买冰棍以后,他们夫妻俩每周都给她两分的零花钱。
但吴玉琢收了钱却从来不花,想买吃的喝的就跟爹妈开口。
叶满枝在花钱的事上还算有原则,并不是总能满足她的要求。
可是吴峥嵘一贯的手松,没结婚之前就大手大脚,结婚以后,手松的毛病不但没改,还带着媳妇孩子一起花。
接孩子放学的路上,有言想要啥,他掏钱就买了。
以至于吴玉琢的零花钱没有用武之地,一年就攒了一块钱的巨款。
然而,管自家的钱和管外面的钱是两码事,儿童团的公款至少有二十块,把这么多钱交给一个五岁的孩子,不是胡闹是什么?
夫妻俩不顾吴会计的抗议,带着小会计和那个铁皮罐子,找去了青年街公社。
儿童团受青年街党、团支部的领导,这事得跟公社书记讲清楚。
让夫妻俩没料到的是,吴玉琢当会计的事,公社书记竟然是知道的!
“刚才儿童团的团长来跟我说明了情况,”方书记给两位家长让了座,笑着介绍道,“儿童团虽然成立了好几年,但之前一直没有会计。去年公社给儿童团划拨了一亩地,让他们自己种,自己管,自己收,自己用,卖了光荣粮以后有了余钱,这才选了一名会计。”
“会计需要给团员们记工分,要能写会算,但儿童团最大的孩子才十岁,就是他们的团长副团长,其他孩子在5-10岁不等,大部分孩子还没入学或刚刚入学,能写会算的孩子并不多。”
“这大半年来,儿童团换过两个会计,一个是因为记错工分,引起团员之间的矛盾,另一个是因为被团长发现挪用了五分钱的公款。”
吴峥嵘瞅一眼还紧紧捧着钱罐子的吴会计,对公社书记说:“方书记,吴玉琢才五岁,虽然会写字算术,但此前并没有会计工作经验,让她当儿童团的会计,是不是有些草率了?”
一番话说完,他自己先笑了。
有言才五岁,当然没有会计工作经验。
这都是什么事啊……
方书记也笑道:“咱们不要小瞧了娃娃们的力量,对儿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加速孩子的成长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些孩子的成长其实真的很快,换过两个会计以后,他们自己提出,要在儿童团内部竞选会计,凡是能写会算的团员均可报名。”
“这次参加会计竞选的儿童一共有14人,总共10道算术题,只有两人的笔算和口算都得了满分,其中一个就是吴玉琢。”
叶满枝和吴峥嵘对自家孩子能得满分都不怎么惊讶。
吴玉琢能说话以后一直跟着吴爷爷学习,每周都有数学作业,早就会做加减乘除了。
儿童团的算术题应该没什么难度。
叶满枝问:“方书记,另一个得满分的孩子多大了?要不就让那个孩子当会计吧?”
她其实不太想让自家孩子管钱。
小孩子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挪用五分一毛的公款,现在听起来似乎没什么,将贪污公款的会计免职就好了。但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要是这段黑历史被人挖出来说,“某某某在儿童团期间贪污过公款”,对以后的进步多少会有些影响。
方书记说:“那个孩子好像有七八岁了,团长让那孩子负责计算工分,吴玉琢负责管账。听说吴玉琢小朋友是有零花钱的。”
这年月的孩子手里很少有零花钱,即便有也要等到上学以后了。
像吴玉琢这样五岁就有存款的,堪称凤毛麟角。
找个手头有零用钱的孩子管钱,能大大降低挪用公款的风险。
叶满枝否认道:“她哪有什么零花钱,估计是家里老人偷偷给的。她太爷爷太奶奶可能是觉得我们对孩子管得太严了,怕她在家受委屈,偷偷给了五分一毛的零花钱。哎,我们拿老小孩也没办法,老话讲的隔辈亲真是没错!”
他俩给孩子零花钱的事还是太打眼了,虽然只有二分钱,但看在外人眼里仍是惯孩子的表现。
这会儿时间不早了,夫妻俩了解了情况,便带着孩子从方书记家里告辞。
既然会计的任命不是瞎胡闹,吴玉琢本人也挺愿意当这个会计,那父母就没必要过多干预了。
回家以后,叶满枝和吴峥嵘轮番跟吴会计讲明廉洁奉公的重要性,想要什么就跟父母直说,千万不要辜负大家对你的信任,冒着巨大风险贪污公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