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邵全忠创业的,聂士成现在是我大清的忠臣。共同战斗过的,刘铭传也在大清任职。袁保恒和曾国荃都以督军身份成了上将。
留德学生里,最优秀的两个是邵全孝和张子怀,现在一个在南部斯拉夫联邦,一个在西班牙,基本脱离淮军序列。
全仁去了大夏电信,全义现在颇有名将之姿,但崛起的比较晚,跟近卫旅的参谋长范河、指挥驻守塞浦路斯的哥萨克旅的伊万一样,都准备授中将军衔,没资格在这个场合抛头露面。文官里,张之洞为,当相,外相是从联邦调回来的曾纪泽。湘淮合流嘛,当初曾国藩一个正确决定,弟弟曾国荃,儿子曾纪泽现在都成了高官。
大夏的事情办完了,可并没有结束,下一拨人出现了。
吴文锡升任帝国元老院议长,手下包括大夏和各藩国派来的使者。
吴文锡为邵全忠加冕。本来这个人选,邵全忠最中意的是义父乔松年,惜乎他老人家没等到这一天。
将珠宝钻石,文氏可一点都不缺,可惜邵全忠对戴皇冠这种事一点都不上心,不论是冕旒还是西式皇冠,他都嫌戴着费劲。
“当年”某人一身古代龙袍的模样很丑,活脱脱一个胖地主老财的模样,陈腐之气扑面而来。
邵全忠“当时”作为臣子嘴里不说,还是腹诽了好久的。
当容闳、张斯文这些现代人的皇帝,一副古代模样实在是不搭调,反潮流。
邵全忠干脆依旧是一身大帅服,同时下旨,为了跟旧时代划清界限,他这个皇帝免跪拜,也不穿什么龙袍,基本是个“西式”皇帝。
张斯文依旧是帝国枢密院资政,下辖帝国计划投资委员会,依旧由王永贤主持。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
海陵的元旦热热闹闹,老百姓人心激荡,一个个意气风。
但实际上,看上去烈火烹油的形势,存在着隐忧,这就是——大萧条。
文学社控制的六省,是因为遭不住工厂订单减少的冲击,才不得不屈服的。现在这个问题,被抛给了王永贤。
所以,第二天,一群做主的又聚集到一起,考虑怎么面对这个似乎谁都解决不了的难题。
新任帝国外相吴子义第一个言,“陛下——”
邵全忠摆摆手,“咱们自己人别叫陛下,还是叫大帅我听着顺耳。”
吴子义从善如流,“大帅,我刚从德国回来,那里现在情况可很不好。”
“阿尔方索、古斯塔夫兄弟被驱逐了,可他们的同族依旧掌握着国家大部分经济利益,大国难财,普通老百姓饥寒交迫。”
“由于给不起一年2o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年前法兰西占领了鲁尔区,武力监视、督促当地德国工人的生产。”
“可是由于大萧条,即使生产出了产品都卖不出去,鲁尔区的工人们在德皇授意下开始怠工。看上去在忙活,就是不出活,法兰西人毫无办法。”
邵全忠摆摆手,“那是德国人和法国人的麻烦,不是咱们的。阿方索这个小舅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已经不听我这个姐夫的了,咱们跟法国是友邦,可不是联盟,没必要替他们操心。”
“可是,咱们也面临同样问题,大萧条之下,咱们这个世界工厂,可当其冲,就要卖不出去东西了。”
“一旦咱们不能给联邦各邦国和华夏公约社真正的好处,刚建立的条约组织必然离心离德,甚至联邦帝国都有崩溃的危险,怎么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