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长孙无忌何尝没有看到这一点,他本来也是这样打算。
只可惜,他牵挂太多。
当涉及到科举时,他终究还是没能沉住气,再次站到了皇帝的对立面。
虽然皇帝暂时拿他无可奈何,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皇权日盛,他却越来越衰老,将来只怕难以善终。
来济沉声道:「陛下做事的风格,似乎与以往不同,竟提前布局,将我等都装了进去。」
韩瑷冷哼道:「陛下那点伎俩,也未逃过太尉眼晴,只恨那崔文翰太蠢,自作主张,这才致使局面崩坏。」
来济道:「刚才陛下提到高有道时,你没瞧见崔文翰表情吗?就算崔文翰不犯错,陛下也能收拾他。」
韩瑷皱眉道:「那高有道与崔文翰到底什么关系?」
长孙无忌忽然拍了拍手,一名侍卫从外面走了进来。
「去查一下高有道。」长孙无忌吩咐道。
侍卫领命去了。
傍晚时分,张多海快步来到寝殿,笑道:「殿下,臣都查清楚了,那高有道在永徽三年,就曾参加过科举!」
武媚娘慵懒的侧卧在凤榻上,随手翻看着手中书本,淡淡道:「狄仁杰似乎也是永徽三年的进士。」
张多海笑道:「您说的一点不错。」
武媚娘点点头,道:「说说,当年高有道为何没有中榜?
?
张多海笑道:「因为当年负责批阅高有道考卷之人,正是崔文翰。」
武媚娘目光闪动:「这就难怪陛下任命崔文翰为主考官了。」
张多海接着道:「那高有道是个驴,仗着自己有文采,不去干谒权贵,结果没能上通榜。」
武媚娘扫了他一眼,道:「什么通榜,不过是世家大族手中的工具罢了。」
张多海陪笑道:「您说的是。那高有道风骨峻哨,不屑上通榜,后来又与一名叫白孝杰的官宦子弟发生冲突,让白孝杰名誉扫地。」
「结果没几天,高有道就因意外,被一匹马踩伤右手指,最后只能用左手参加科举,没能考中。」
武媚娘「嗯」了一声,道:「如此不公之事,也难怪惹得陛下不快。」
张多海笑道:「那长孙无忌终究还是没能憋住,在朝堂上跟陛下呛了起来,
这老物的好日子,没几天了。」
武媚娘也露出一丝微笑。
「他是因把持朝政太久,家大业大,难以割舍,受身边人拖累罢了。不似吾一身轻。」
张多海哼道:「如今都永徽七年了,圣人可不再是刚登基时的圣人,他这是自取灭亡!」
武媚娘淡然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在高兴,还太早了。」
张多海忙道:「是。」
武媚娘吩咐道:「去盯着崔文翰的案子,有什么消息,立刻回报。」
张多海异道:「殿下,崔文翰必死无疑啊,还盯着他做什么?」
武媚娘扫了他一眼,道:「还是这般不长进,崔文翰是关键人物,只要他开口,长孙无忌就跑不掉。」
张多海心中一动,道:「您是说,崔文翰还是与长孙无忌有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