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等等,皇帝不会真的带上宫女太监吧?
卢国公心肝颤了一下,继续埋头苦干。
「该死的户部老匹夫,陛下的命令他是一点不听,他想干什么?他想造反吗?整整五日过去了,粮草筹备竟然还没开始?」
卢国公中气十足,一点不像是八十多了的老人。
下方的户部侍郎默不作声地埋头干活中,往来的官员几乎忙成了陀螺。
能一边哭灵一边干活的人,因为对皇帝的命令反对太过,全在牢里。
剩下的就想着,咱都去哭灵了,不能还让咱干活吧?
所以,活是一点没干。
现在,全都堆到了卢国公头上。
卢国公怒骂的老匹夫,也在牢里吃土,就一个户部侍郎顶大梁。
四部中,唯有兵部和户部残存了个侍郎,另外两部就惨了,全军覆没,全在牢里呢。
兵部侍郎能幸存,还是因为对方才从地方调令回来的。
说起兵部侍郎,其人是先帝时期的状元郎,先帝对他极为赞赏,然后把人给贬官了。
先帝想着,如此大才,我得给我儿留着,我把他给贬了,我儿登基后,再把人叫回来给予重任。
这一套下来,他还不得对我儿死心塌地?
先帝想得挺美,但他的好大儿不听他的,愣是把这么号人给忘得一干二净。
于是,对方从被贬,到逐渐升官,每到一处,都把当地治理得风调雨顺,一路下来,功绩终于是够了,被惜才的丞相擢升,调回京城。
回京述职第一日,因为没给九千岁送礼,见到九千岁后,没有恭敬地称呼一声九千岁殿下,只把九千岁当普通宦官,得罪了九千岁,直接被下狱。
丞相大惊失色,连忙捞人,人捞出来了,但是又被贬了。
然后对方又开始在地方刷功绩,刷着刷着,功绩又满了。
如今又被召回,这回他没下狱,因为丞相被下狱了。
他也没机会继续得罪九千岁,因为百官去皇陵哭灵,把暴君给哭活了。
不同于户部侍郎,户部侍郎能幸存是因为,他没有节操。
他直接喊九千岁父亲,说要给九千岁养老。
所以,他是九千岁的人。
当然,他能力也是有的,首先,他好看,是上一次恩科的探花郎。
其次,他有文采,有实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