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的时候,陈东打了不少猎物。肉自然是被吃了,剩下的皮子被老太太做成衣服,剩下的边角料就别放在箩筐里。零零散散的皮子,连个鞋垫都做不了,可老太太还是不舍得扔。如今这玩意派上了大用场!老太太做针线活是好手儿,按照陈东的意思,把所有皮子连成长条状,用密密麻麻的针脚将其缝合在一起。缝皮子用的线,是纳鞋底专用的麻线,可谓是相当结实。有了链条和轮子,起重机的传动部分就算全部完成。现在要解决的,就是起重机的动力系统。所谓的动力系统,其实就是跷跷板原理。起重机基本完成,陈东又按照之前的办法运过了不少原木。……山坡上。一辆简陋而又崭新的原始起重机戳在树下。陈东把翘起的前头摁下,再用绳子把运来的原木套住。随即,在后方再压上几根木头。只要后面的重量大于前面,前面自然就翘起来了,这就是起重机的工作原理。陈东骑马似的坐在木头中间,拿着一根大腿粗细的木头。如果起吊的速度太快,就赶紧把细木头卡进皮带中,以此减缓起吊的速度,保证起重机不会失控。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眼见木头被悬在半空中,陈东赶紧把木头卡进皮带里。“吱嘎!”木质的起重机发出让人牙酸的咯吱声,木头抖了几下,慢悠悠停在半空中。这是最原始的制动悬停,最早的汽车利用的也是类似原理。陈东又赶紧跑下来,靠人力推动起重机,使其前端调转方向。这起重机虽然看起来笨重,但因为中间有轴承的参与,推起来并不算太吃力。起重机的前端停在阳光房上方,陈东比量好尺寸以后,开始把尾端的木头一点点滚下去。后面的重量减轻,就让前面一点点下沉。原木被一点点落下,稳稳地卡在四根混凝柱中间。外墙的建造一次成型,让陈东只觉得一切都值得。建造起重机,着实费了不少时间,可现在看看一切都是值得的!成功的兴奋打散所有疲惫,陈东也顾不得天色渐晚,趁着晚上连夜开工!唯一需要出力的就是伐木,沉重的木头要了陈东半条命。每一根木头都被稳稳地吊起,又平安降落到应有的位置。如此严丝合缝,把陈东的强迫症都治好了!忙碌整整一夜,等天光放亮的时候,阳光房已经盖好了一层。这一层是最辛苦的,也是最麻烦的。可没办法,这一层必须又稳又结实,上层建筑才好搭建。再往上搭建,就相对容易一点。只需要把每棵树吊上去,再安安稳稳地摆上去,每一根木头都用榫卯相互连接。余下的事儿,已经不需要什么技术,靠勤奋就能实现。为了让阳光房更结实,在雏形期间,陈东并没有安装玻璃。所以整个房子看起来,完全就是用木头垒的,一点缝隙都没有。远远一看,确实有点压抑。房子已经搭建到了第三层。只要站在吴家沟,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一眼看见这怪异的房子。村里的人正抢着种地,眼看着小苗已经有了露头的趋势,都觉得是个丰收年,心情那叫一个舒畅。此时正看见陈家的房子,只觉得陈东给他家盖棺材呢!去年他们也说过同样的话。他们似乎忘了几个月前的寒风,吹得他们哭爹喊娘。那时候要是有一口棺材,他们也会打破脑袋地抢着钻。……天气越来越暖。每天中午的时候太阳特别大,以至于必须把袄子脱了,甚至有人把往年春天的衣服拿了出来。其实从最开始,队长对天气是有怀疑的。这温度比往年同期要高了许多,这确实是不正常。可如果不正常的时间久了,那也是正常了。将近半个月了,每天的天气很稳定,几乎看不到什么起伏。没准啊,真是老天爷开眼了!就这样,对战大手一挥,发出劳动号召。趁东风,广种粮!所有人把种子都撒下去,抢进度,赶生产,做榜样,争做模范生产队!大家本来就挺兴奋,队长的口号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上头都发话了,那还犹豫啥!种!吴家沟一扫颓废,全队一片火热。队长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翻盘机会!去年一整年,吴家沟出了两次大事,哪次都要队长半条命。现在也算做出点成绩,当然要请刘青天来做工作指导!村民要吃饭,队长要成绩。从某种角度上说,大家是各取所需。队长又用了两天时间,跑到县里请刘青天,并一再保证,绝对会让刘青天眼前一亮。现在正是春耕前战,刘青天手里管着一个县,比队长更需要成绩!听队长这么一说,倒是有点好奇。索性,那就去看看!到了吴家沟,确实如队长所说,到处都是热火朝天。当下,刘青天站在田间地头,掏出笔记本,迅速写下什么。对于吴家沟的动作,刘青天给予肯定,并马上做出决断,要县里所有生产队都来吴家沟学习!特别是对队长,更是给予高度赞扬。有结实的价值观,有可靠的方法论,必须当成榜样!队长连连点头,把所有功劳都给了刘青天。如果不是刘青天提携点拨,自己还守着自己的死规矩,现在不一定是什么德行呢!刘青天本来就很高兴,听到这句话更高兴。当然,他高兴的只是队长知恩图报,并非其他。可就是他这份满意,给队长传达了一个错误的信号……此时,刘青天抬头看到山上的房子。刘青天瞬间有些狐疑,问队长那是什么东西。哪有人会把房子盖成这德行?队长还沉浸在被夸奖的喜悦,一听这话,心里瞬间一哆嗦,心里把陈东都骂翻天了。好不容易搞来的政绩,可千万不能被他毁了啊!……:()重生1959:进山打猎,开局救下女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