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孤男寡女曲剧选段 > 第47章(第1页)

第47章(第1页)

她果断地用一条普通的尼龙绳,把水龙头系住,水也不再大规模地流了,只是星星点点流到了水龙头下边的一只水桶里。水停了,我就不哭了。母亲问我:“饿了吧?”“不饿!”我回答的当头,擦去了脸上的泪水。“你吃了几个面包?”母亲在找面包。“在那儿。”我随口对母亲说。母亲走进屋子,点着了煤油灯,看到了桌子上的面包。“磊,你吃了2个?”母亲没有怪我,但我分明听到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有一次很不明白地问母亲:“村里人欺负你吗?怎么你老是吃晚饭时出去浇地?”母亲笑了:“谁会欺负咱们啊。你知道,我浇地回来,排队的人,一直排到明天早上三四点呢。咱们家,都算是浇地时间早的。”这下我明白了,被欺负的,原来是大多数。……我跟着母亲去看姥姥和弟弟。6个面包,姥姥立刻藏起来1个。大舅家有3个孩子,小舅家有2个孩子,他们一人拿走一个。弟弟在干啕着哭的时候,姥姥就把藏着的那个拿了出来,弟弟就破泣为笑了。我现在明白,母亲为什么让我只吃一个了。现在,我只有眼巴巴看着弟弟吃了。虽然那只是一块比3岁弟弟拳头略大一些的面包,但母亲也只能一个月买一次给我们。除此之外,我们再也没有任何零食。:盖新房这个家庭的大工程母亲的节俭是有道理的。我们借居房子的主人在春天的时候下了最后“通牒”,要求我们在秋天收玉米之前搬走。他们准备搬回来了。这家是一个大家庭,是我父亲远房的亲威。主人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本来一家人融融洽洽地生活在一处,而且那处是已经风干完好的新房子,又大又好,房间不少,住着很温馨舒适。可不知道是怎么着,那一年的秋天,就要搬回来了。那年我12岁,弟弟6岁。正是极淘气、极不懂事的年龄。于是,母亲和父亲盖新房的计划就提上了日程。其实,这个日程,早在去年冬天就开始了。这里要感谢国家,感谢村长,感谢村干部,那个时候的宅基地,几乎是不要钱的。每家都会送一份。我们家选的地方,背后是村中间的街道,前边是这块地原主人的住房。父亲以500元的代价,向原主人买下了那块儿占地3分的地,基本上是15米乘以17米的方形格局,除足够盖五间大砖房外,还有一个不小的院子。仅仅15年后的现在,二分之一这样的宅基地,就需要农村人付出上万,甚至数万的金钱代价。……春夏之交的时候,父亲母亲就开始忙碌盖房的事情了。农村盖房,主要准备八项东西:砖、瓦、梁、板、沙、灰、白灰、小石子。砖不用说,房子就是砖盖起来的。瓦当然是屋顶上用的。梁帮助砖承受聚合整个屋顶框架结构的重量。板放到梁上,可以在屋子上形成两边半人高、中间一人高的阁楼,用于储备粮食、放东西,同时,覆盖到屋顶上一层板,再覆盖瓦。这样一来,屋子的寿命明显要长些,至少漏雨的可能性降低了很多。沙、灰和小石子会搅和到一起,形成糨糊状的东西,这些东西,将砖们、瓦们粘合并固定到一座房子上。而比较精细点儿的糨糊,会被刷到房子的内壁,住在里边的时候,看不到一个砖头,这就叫美观吧。地面,也同样会被这种糨糊(但含灰比例较高,这种灰学名叫水泥)铺一层,第一天铺了,第二天整个地面就硬得比最结实的砖头都硬了,而且整个地面平整好看,颜色划一。最后登场的是白灰,也就是传说中的石灰石制作出来的粘液状的白色细密的东西,向屋子内壁一刷,整个屋子的框架就大功告成了。剩下的,只是装门扇和窗扇了。门和窗的框架,身为木匠的父亲,已经提前做好,在刷白灰之前装上去了。5间砖屋的门窗制作,绝对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盖房子,要挑一米五以上深底的地基,然后用打夯机一层一层地夯泥土,把泥土夯得跟水泥板一样平整坚硬。而且还要拿水平线来保持整个地面在一条水平线上。水平线,其实就是一根巨长的塑料空心管,里边装着水,两头有刻度,刻度精准到毫米。一量,两边刻度一模一样,就是在一条水平线上了,因为水静止不动后,两边水所处的高度,肯定是一样的。乡下的习俗很是奇怪。这一点在盖房子上也能体现出来。地基夯好后,理论上讲,应该用新砖来盖地基处吧,但相反,用的是陈年的老砖。老砖和新砖怎么区别?90年代的老砖往往是蓝色的,而新砖是红色的。新砖不如老砖结实,而且,无一例外,每一家盖房子,都满村子,甚至跑几个村子买点老砖来盖地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