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藜之前看过一个帖子。
帖子的主人说她朋友的男朋友经常打她朋友,她朋友很痛苦,但一直没有分手,因为她男朋友那方面很厉害。
当时看到那个帖子时,李藜觉得这贴主的朋友大概是个受虐狂。
被应承泽单手搂抱到腿上的瞬间,李藜突然觉得自己同这位贴主的朋友没什么区别。
她甚至在看到这个帖子之前,就已经是受虐狂了,只是她当时根本无所察觉。
跨坐在应承泽腿上的李藜想起应承泽第一次对她使用冷暴力的事。
大一下学期,六月下旬,安城热气腾腾,学校里都漂浮着一股一股难闻的臭味。
刚从图书馆回到宿舍的李藜,接到应承泽的电话。
应承泽:“明天下午两点,要不要来篮球场看比赛?”
李藜记得他之前说学校在和其他学校打比赛。
“我又看不懂,而且我不是很喜欢看比赛。”
电话那头好一会儿都没声音,李藜还以为电话自动关机了,拿开预备检查时,应承泽的声音又从听筒传出来。
“就不能来看我?”
李藜忙着整理桌上的杂物,没听出来他在发火,随口道:“你不是要比赛吗?”
“你不能来给我送水、拿毛巾、加油?”
李藜想也没想就说:“那好尴尬啊,你队友他们不都是自己做这些事情?”
“我队友跟我不一样,他们都有女朋友。”
应承泽说完就把电话挂断了。
李藜第一次谈恋爱,与应承泽相处全凭本能。
此刻她本能觉得应该要给应承泽打回去,仔细咂摸了一遍他的话,又觉得不妥。
不妥之处在于应承泽的话有点要跟她分手的意思。
再一想,李藜甚至觉得他们已经分手了。
但李藜还是打算确定一下。
傍晚,她给应承泽发消息:这会儿凉快了,要不要出去散步?
李藜守着手机等了一个多小时,应承泽都没回复。
她想也许他没时间看手机,于是又给他打电话,打了两遍,都是无人接听。
他们这算分手了?
李藜对自己的反应感到奇怪。
初中、高中、大学,李藜都见过分手之后难过痛哭,甚至喝酒麻木自己的同学。
但她一点儿都不难过。
她和应承泽谈了也就半年,见面的次数加起来不到一个月。
这么短的时间里怎么可能培养出深厚的感情?
最后,李藜怀疑那些同学都是表演型人格。
跟应承泽分手之后,李藜的生活照旧充满希望。
甚至在他们分手后的第三天,李藜还收到了一则好消息。
李藜将高中时期的刻苦用功精神延续到了大学,专业课成绩异常优秀,加上她拥有扎实的绘画功底,被老师赏识并引导,参加了一个设计竞赛,拿到了大奖。
收到消息那天,李藜从老师办公室出来,掏手机准备给应承泽分享这则好消息。
她编辑完一行字,才意识到她和应承泽已经分手了。
李藜走在摇晃的树影中,自言自语:“恋爱谈得好像没谈过就算了,怎么分手也像没分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