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林晋逐和叶稚把昨晚就洗好晾干了的青梅依次放入几个同样需要晾干的空酒缸里,大块的黄冰糖也处成碎渣按照一定比例洒下去,最后粮食酒倒满密封,放到阴凉通风处静置数月。
因为是第一次尝试,每个酒缸的糖和青梅比例不同,有了对比才能找出最适合的配方。叶稚让林永恩在纸条上写明每一罐的用量贴上去,以免时间长了忘记。
几人手脚麻利的做完这些便把酒放入地窖中去,近来林家盖房来往的都是外人,这么几大缸放在外面是实在惹眼。
做完这些剩下的就是安静等待结果,叶稚心里虽然有些忐忑,但是林晋逐说了,大不了十两银子打了水漂。钱没了我们还能再挣回来,况且还有一半的成功的可能呢。
几日后,林家新修的四间房屋全部完工,林晋山把李玉荷母子三人都接了回来。林月听说其中一间是自已的卧房高兴地在几间屋子里跑进跑出,试图找出最喜欢的那间。
家里今年忙忙碌碌,总是大事小事不断。买林朗的二十两走的林永恩的公家账,事后林晋山和林晋逐又凑了十两给爹补上。去县城的车马费租金和各类采购,青梅,酒水和糖哪样都是大开销,一共十八两多。
今年自春节起林晋逐就没上过山,可以说是分文没挣到,手上原本百两银仅剩七十八两左右。
林晋逐再也坐不住把工具拿出来该打磨的打磨该换的换,明日就准备上山。
进山
两人成亲半年,几乎每天从早到晚都待着一起已成了习惯。
叶稚也算渐渐摸熟了林晋逐的性子,这人表面不太爱说话但是其实非常粘人。
白天无事时,叶稚走到哪林晋逐就跟到哪,林晋逐本没有午睡的习惯因为叶稚每天中午也跟着能睡一会儿。
洗衣服跟着,找野菜跟着,就连做饭也要去到厨房添两把柴。
林永恩有时候看着委屈小媳妇儿一样的小儿子,都忍不住笑骂一句没出息。
林晋逐成亲算是村里比较晚的,二十岁的年纪那些早成亲的娃娃都会满地跑了。
直到十六七岁该议亲的年纪还总是以各种由推脱,直到去年去山里救了叶老三。
一次,叶老三提起自家的哥儿今年十七了尚未婚配,林永恩以为林晋逐会一如往常找各种由拒绝。
没想到,林晋逐竟是一口答应,说自已年纪不小了却没人看得上,承蒙叶家不嫌弃放心把叶稚交给他。
林永恩简直要要怀疑儿子被人附身了,人家媒婆都把门槛踏烂了,一直把人拒之门外的人难道不是他自已吗?
这次上山叶稚也想跟着一起,林晋逐一去就是好几天,有个人帮忙做饭累了一天也好吃个现成热乎的。
不过林晋逐没同意,山里寒冷,又没个稳定的住所。有时候追赶猎物不小心就跑进深山,往往就地找个地方休息也是常事。山里条件辛苦又危险,林晋逐舍不得让叶稚跟着受罪。
叶稚没法子,只能尽量多的准备一些方便快捷的食物,家里腌的咸鸭蛋正好可以带上一些。
“你放心,干粮吃完了我就回来,山里我还藏了一些调料,抓到东西了可以直接烤着吃。”林晋逐爱惜的抱紧了怀里的夫郎,虽然不舍但为了以后的日子他不得不更加努力一些。
林晋逐上山第三天,叶稚收拾了一些在县城买的海产干货回了一趟叶家村。李玉荷那一份早已让林晋山去接她们的时候就带去了。也是这几天一直忙,到今天才有空回去。
上次去李家林晋山拿了一篮子鸡蛋,这次叶稚回去也不能有失公平。
一篮鸡蛋,几大包海带海鱼干贝,叶稚一个人拿不了,便叫上林朗一道。
长这么大,林朗走出西岭村的次数都屈指可数。自从来了林家一日三餐顿顿不落,隔三差五的还能吃顿荤腥,营养跟上去后林朗的脸上肉眼可见的有气色了不少。再也不是一个干巴巴脏兮兮的可怜虫了。
两人到叶家时只有奶奶在家,叶老三和张巧娥还在地里收玉米。
于是刚坐下还没喝口水的叶稚又领着林朗出门了。奶奶无奈的笑了下,皮孩子,真是坐不住呢。不过另一个孩子是谁啊,林家不是两个儿子吗?
“爹,娘,小庭!”
今年天没有往年那么热,本该上月就该收的玉米硬是到现在才成熟。叶老三和张巧娥负责掰,叶庭负责把玉米剥出来收到一边的筐里。
叶庭今年十岁,正是贪玩的年纪,但是奶奶年纪大了不能下田,身为家里的小小男子汉应担负起责任。哥哥出嫁前说了,以后家里都要靠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贪玩。
看着出嫁半年的哥哥突然出现,叶庭兴奋地扔掉手里的玉米冲向哥哥。
“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晋逐呢?”张巧娥好久没见到儿子,想得紧,念叨了好几次,没想到真给念叨回来了。
“他昨天上山去了,前阵子我们去了县城市集买了些东西,给你们带点过来尝尝鲜。”
“娘,这是林朗。”对于林朗的身世不好当着面多说什么,张巧娥也不再多问。
林朗乖巧的向几人问好,便被叶庭拉去一边了。林朗十三岁,身量跟十岁的叶庭差不多,虽然这段时间养回来一些,毕竟亏损太久需要长时间的调养。
同龄人之间很容易就能玩到一起,林朗过去都是一个人四处找吃的,根本没时间跟谁玩,时间久了那些孩子也不乐意来找他。这些年他独自忍受着孤独,饥饿,伤痛和绝望,冰冷的心直到来了林家才感受到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