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霍地站起来。
沈归时的右手顿在半空:“弄疼你了?”
“没有……今天谢谢你,你去休息吧,我自己来就行。”
江明月深深吸进一口气再吐出,总算觉得那双眼睛从眼前消失了。她找来药膏,自己对着镜子把额头上的伤处理了。
-
因为警车来了一趟,很快半个医院都知道有个病人把生殖科的江明月医生打伤了。
江明月接到医院工会打来的慰问电话,还让她去领慰问红包。
近几年医闹现象不少,本院就出了这样一个规定——凡是因为病人或者病人家属闹事而受伤的医护人员,工会都会发一个小红包,以示安抚。
趁中午空闲,江明月跑了趟行政楼,拿到了慰问红包。
200块钱,装在一个小小的红信封里面。
她指着手臂内侧贴着无菌敷料的地方,开玩笑般问道:“就200?我这儿缝了好几针呢!”
工会上的人也笑着说:“现在院里经费紧张,你也别嫌弃,钱少情意重嘛。你这胳膊不要紧吧?手术还能照常做吧?”
江明月活动了一下手腕胳膊肘,“还好,没伤筋没动骨,不耽误手术操作。”
“那就好,就怕影响以后拿手术刀。”
大家又闲聊了几句,隔壁科教科的同事听见声音,跑过来问:“江医生,现在宋远和沈归时是不是轮转到你们科了?”
江明月说:“对。”
“那你来一下,把他们俩的实习评价表带回去。”
江明月依言跟去拿材料,科教科的同事给了她两份纸质实习评价表,后面各附一份履历表。
鬼使神差地,江明月翻开了沈归时那份履历。
【姓名-沈归时】
【曾用名-王添】
改名换姓,一个字都不一样。
江明月微微诧异,但也没多想,而是一目十行地往后看。
沈归时小学和初中均就读于海城某个偏远地区的乡镇学校,可以说是在教育资源比较匮乏的地方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
但他还是考上了全海城最好的高中——海城第一中学。
再后来,他考上了海城大学医学院,临床八年制本博连读。
这一路江明月看得都辛酸。
还真是小镇做题家啊,一步步考上来的。
再看【奖惩】那一栏,其中一条写的是高中连获三年“青云助学奖金”。
海城第一中学也是江明月的母校。所以她知道,“青云助学奖金”名额很少,一般只会颁发给那些品学兼优,但家庭贫困的学生。
至此,江明月也算大致拼凑出了沈归时的基本情况——
一个家境贫苦、勤奋努力的寒门学子。
怪不得那么卷。
不卷哪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