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的挺好,要不司马光还是专心写史书吧,别掺和朝政了!】
【司马光的历史功绩有二,一编了资治通鉴,二教育后代不能让搞史书的去执政(狗头)】
【哎哎哎,可别以偏概全啊,司马光仅可代表他自己,不能代表所有史学家!!】
【喂喂,我们君实怎么你们了?虽说后来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但他本意也是为了大宋!】
【王安石做了八百年大奸臣现在都洗白成那样,如今反过来全骂司马光了?!若不是司马光,王安石那政策早就把大宋给害了!!】
【楼上的别放屁了,你但凡仔细了解过王安石的政策呢?!】
【呵呵,我不比你了解?王安石哪一条政策不扰民害民?】
弹幕一点没意外的迅速拐到了撕逼吵架上去,争的相当激烈。
而下面看天幕的人都快要精神错乱了,一会儿神色颇苦,一会儿有满脸喜色。
王安石虽根本不是那等会在乎别人说什么的人,但天幕之言到底也难以做到无动于衷。
他看着那些眼花缭乱的弹幕,微微抿了抿唇。
司马光显然情绪更复杂的多。
尤其是那句‘不能让搞史书的去执政’着实是戳了他肺管子,以至于脸色都难以保持温和。
俩人这会儿身边儿一臂之内都没人敢往前凑,就不远不近的悄悄觑他们脸色,心里翻天倒海的憋了一堆好奇。
宋仁宗在皇位上换了个姿势,忍不住摸了个李治吃。
他也属实是好奇,忍不住低声道。
“王安石那小子到底拿了个什么样的政策出来,能掀起这番腥风血雨啊……”
……
天幕缓缓转过,似乎是为了响应天幕前众人的好奇,画面迅速一转。
从司马光身边倏尔转到了王安石的身边。
那一袭正红色官袍的男子笔挺的站在朝堂上,目光坚毅如刀。
帝王与他一问一答。
【“王安石,你说百姓交不起赋税,不可再加征税款,可国库空虚,又当如何?”
“陛下,臣有一青苗法,如遇百姓青黄不接时,政府低息将种子贷给农民,如此可解百姓之忧。”】
天幕一侧,一行一行金色的大字随着王安石的话缓缓浮现。
天幕前,反应快的已然在怔愣的一刹那后迅速捞出纸笔开始奋笔疾书。
汉武帝时。
诸葛亮双眼一亮,迅速将天幕上的字记下来之后却忽然渐渐皱了眉头。
“这实在是个好法子,不过涉及贷款,如何保证一层层落实下去恐怕要按照各朝情况各自分析了……”
随即顺手在记录下的政策一旁随手圈圈画画,记下了自己的灵感。
霍去病在一旁好奇的探头瞅了一眼,没看两行就头晕脑胀,蔫蔫的缩了回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果然没什么念书的天赋,这实在是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