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不是怕丢人吗?离婚我分到了房子,果园和渔船,决定带着于洋以后就住在荣城了。回来让人说三道四的,孩子也受不了,还是留在他老家好。再说我也能出海打渔,也不少挣钱。”
回头又说哥哥:“你都是两个孩子的爸了,能不能成熟点。要是打折于海的腿就能解决问题,我还能用你,他现在早成残疾人了。
可是又怎么样呢,他胡搞也搞了,我还能糊弄着和他过吗?这种人,一次不忠,百次不用。犯过一次,是狗改不了吃屎的。
我和他闹什么,明面上的东西我都弄到手了。他也就还有几万块钱私房钱,我要是打断他腿,逼着他把钱都掏出来,他要是坚决不离了,整天在我眼前隔应我,你说我难受不难受,孩子难受不难受。
我不能为了他这一坨臭狗屎,臭了我和于洋的好日子。让他和他的小三在济南慢慢混去吧,不在我眼前隔应,我才眼不见心不烦。”
哥哥喃喃自语:“那也不能饶了这个王八蛋!”
陈红看着他:“你别拿着瓷器去碰泥瓦罐,你动了他有什么好处,无非出一口气罢了。过日子不能置气,你要是失手打重了,派出所的门可是开着呢,你又得赔钱又得被抓丢人。
到时候人家养好伤没事,你舍下两个孩子进去蹲两年,看你合算不合算。而且他再坏也是于洋他爸,要是于洋知道他舅和他爸弄到这个程度,看你怎么面对你外甥。”陈红一顿输出全家都不说话了,仔细想想也是,为了出口气真是不值当的。
全家都沉默了,过了一会儿,爸爸叹了一口气:“小国,听你妹妹的,你妹妹说的对。婚都离了,说什么也晚了。再说中间还有个于洋,别让孩子夹在中间为难了。小红,你还是把那里的东西处理处理,带着孩子搬回来吧,在家里我们还能帮衬你一把。”
第61章姐妹探店
陈红摇头:“爸,我决定了以后留在荣城了。我在那里有房有地,还有条渔船。出趟海打点鱼就够俺娘俩花用的,我这水性在海里挣钱不难。
要是回来,卖房卖地卖船才能卖几个钱?再说了钱到手,饭到口,几年就花完了,我们娘俩也没了进项。给人打工才几个钱啊,怕是混不上俺娘俩吃穿。”
爸爸替她犯愁,“你自己带着孩子能干什么?”
陈红趁机扮弱势:“爸,你跟着我去吧,去了帮我接接孩子。我现在真顾不过来,你去了我就能专心出海打鱼赚钱了,我给你发工资,咱爷俩一起干。”
爸爸张了张嘴,还真说不出不去的话来。闺女离婚了,需要自己帮忙,怎么也得帮她度过这几年,等几年后孩子大了就好了。
妹妹这时也进了这屋,也劝:“爸,你去试试吧,到年底你再回家过年,让我姐给你发工资。你不去,她也要雇人,孩子交给别人看,咱们也不放心呀。”
爸爸看看妈妈:“老牛,你说呢?”
妈妈倒是想的开,“去吧,你打工也经常离家老长时间的,过年就回来了。给她看上两三年,孩子能自己上学了,你再回来。”
哥哥也说:“爸,你去吧,也去看看大海,跟着妹妹吃吃海鲜。海边多好,不冷不热的,我都想去看看。”
全家都通过了这个提议,爸爸做好了去荣城的准备。第二天早上,吃过饭,陈红和妹妹一起去了济南。她们先去了位于市中心的一家老字号金店,营业员热情的接待了她们。
经过鉴定师的鉴定,陈红拿出来的都是天然海水珍珠。这次陈红拿出来三十颗珠子,其中有两颗乳白色的特别大,测量之后直径有22毫米。个大圆润,色泽通透,是比较少见的。金店出价十万一颗。
两颗美乐珠更是给分别出价五十万和四十万。
五颗比较大的白色珍珠,直径15毫米,出价三万一颗。有六颗金色直径12毫米的,出价二万五千元一颗。其余的十七颗珍珠有的个头小,有的形状不圆润,有的略有瑕疵,分别出价三千至二万不等。
妹妹小芸出门给她们园长打了个电话,把金店鉴定的结果报给她。她旁边正坐着她家开珠宝店的亲戚,听了鉴定结果,给小芸出价22毫米的两颗每颗二十万,15毫米的五颗每颗四万三。
美乐珠每颗加价十万的巨额要求购买。请小芸务必把这九颗珍珠带回北京,如果亲眼看过品质满意的话,可以再给她加点,她是自己珠宝店用来制作首饰的,肯定不会比金店给她的价钱低。
还说如果她有天然海水珍珠的渠道,请她帮忙联系,她的店里需要这样高品质的珍珠,希望能长期供货,她可以签订收购合同,保证以比同行业均价要高的价格收购。她在北京等着小芸看货付钱。
小芸回到店里,听到陈红正和店长商谈价格。店长表示,自己没有决策权,是根据鉴定师的定价来付款报账的,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看到妹妹进来给她使了个眼色,只好讪讪地说:“那我们再走几家打听一下,商量好,如果你们报价最高的话,再决定卖给你们。”说完拉着妹妹出了金店。
出来小芸把刚才的通话内容都跟陈红说了一遍,姐妹俩一商量,去北京卖肯定比济南这家金店价格好,这是肯定的。
不过两人谁也不懂行情,现在已经来了,决定挨个金店珠宝店都探询一遍,看看里边价格差距,也能知道这里面的水深不深。
姐妹两个只拿出了五颗15毫米的珍珠和两颗金色的珍珠去探店。转了一上午,姐妹俩坐在一家餐厅,边吃饭边交流上午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