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唱,一边走。
可是,这寂寞无人和的歌声,却唱得人想哭。
连中天一度想用力忍住,可泪水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连中天想到了自己的父亲连老师。
为了求学,从未出远门的连老师开学前的一天才匆匆去很远的集镇邮电所拿录取通知书。
如果不是路过的学区老师告诉连老师,他已经考入了一中,连老师可能就错过了进百年老校的机会。
那样的话,连老师的人生将是另外一番风景。
爷爷为了送连老师上一中,一个人戒掉了所有的嗜好,在老屋的后面种了一株吊竹。
吊竹后来长成了一窝。
春天来了,爷爷就将吊竹外面的一层麻棕色的笋衣摘下来,晒干。
等晒干的笋衣足够多时,爷爷就将之编成绳状,用来编织草鞋。
由于爷爷很用心,编出来的草鞋样式很好看,很受大家的欢迎。
爷爷靠卖草鞋给连老师凑学费。
但是,连老师在一中的生活是十分拮据的。
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个下顿饱。
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爷爷为了连老师赶路不硌脚,专门为连老师编织了一双草鞋。
但是,连老师知道爷爷很辛苦,所以舍不得穿那双费了爷爷很多晚上才编好的草鞋。
以至于,连老师常常是打着赤脚,在雪地走。
那个时候的父亲,是用赤脚走着去上学,也是打着赤脚回家的。
那个时候的路,还没有马路。
下雪天,连老师的脚都会冻得没有知觉。
到了学校,又没有热水,连老师的脚就这样落下了一生的后遗症。
忆苦思甜,连中天觉得,自己的人生体验,够。
历史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
连老师回村当了一段时间民办老师,生下了四个儿女。
算是人生走向了第二个阶段,中年阶段。
没有了青年阶段的困惑,连老师与妻子十分的务实。
经过商量,他们把全部的精力和重点都放在了四个儿女身上。
至于个人的感受和享受,他们不敢奢望。
农村人的思想其实很传统,只要儿女有出息,自己就是幸福快乐的。
即使有那么一种感情破裂的家庭,为了孩子,父母一般也不会离婚。
他们就像是被生活绑在了一起的两个人,时间久了,就合二为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