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姚黄赵璲 同人 > 140150(第12页)

140150(第12页)

狄献不明白皇上的深意,但他知道不能欺君:“回皇上,殿试发榜当日黄昏,惠王曾召微臣到王府问话。”

永昌帝:“他都问了你什么?”

狄献回忆片刻,一一道来,就算不是原句,也转述了大概意思。

永昌帝问惠王:“你是何时注意到狄献的?”

赵璲也只能如实作答,先是他在王妃抄来的会试发榜上看到了狄献的名字,由此记起多年前狄雍的修渠提案,再是他去工部查狄雍的旧卷宗,打听之后发现狄雍、狄献都是蓟州饶安县人,推断两人应该有亲缘关系。

此言一出,文武大臣们纷纷称赞起惠王爷的好记性。

永昌帝看向两位丞相以及吏部尚书沈世彦:“当年调狄雍任青峡知县,调任折子你们三人都有经手,后来狄雍递折子提议修渠,你们三人也都参与了此事的朝议,包括今年会试殿试两次发榜,狄献的名字都在你们面前过了一遍,朕日理万机难免有所疏漏,为何你们三位辅佐朕的重臣都没能由狄献想到狄雍的修渠良策?”

左相、右相、沈世彦连忙站到惠王爷身后,纷纷自惭记性不如惠王,忧民之心也不如惠王。

永昌帝也不是真的要为这事斥责他们,摆摆手示意他们退回原位,对文武百官道:“朕很欣慰朕还有惠王这样博闻强识能辨认贤才也心系百姓敢为朝廷举荐贤才的儿与臣,没有惠王,狄献不知何时才有机会到青峡赴任重新奏请修渠,没有惠王,丰延古渠也不知何时才能重新引水造福当地百姓,故丰延渠成,惠王与狄献同居首功,赏银千两。”

对惠王而言,赏银千两不算什么,但坐在大殿一侧的起居郎可是将此事记了下来,那么惠王举荐狄献的头功便将如六月里庆王损兵一千触怒帝王之罪同样载入史册,流传千古,而后人无论何时提起丰延渠,都会提到狄献父子以及永昌帝、惠王父子。

今日朝会至此结束。

康王推着二弟往外走,所过之处,文武大臣都赞叹地看着轮椅上的惠王。

惠王神色如常,康王努力维持为二弟高兴的神色。

出了大殿,庆王正要虚伪几句,康王正要推二弟下坡,永昌帝派了一位公公来,请惠王去御书房。

青霭便及时接管轮椅,朝二王躬躬身,推着自家王爷走了。

身边都是臣子,庆王先随康王走下汉白玉长阶,等跟后面的臣子拉开距离了,庆王才对着康王那张方长脸幸灾乐祸道:“谁能想到啊,大哥辛辛苦苦在外面奔波两个月,好不容易办好差事回来,竟然被二哥抢了风头。”

两个兄长都有功劳,他是最尴尬的那个,可仔细想来,明明做了很多事却不如二哥功高的大哥好像更尴尬?

只要自己不是垫底的,庆王心里便舒服了很多。

康王实在心情不好,装都装不下去了,冷冷瞪庆王一眼,大步走向他所在的户部。

御书房,将惠王爷推到永昌帝面前,青霭跟着汪公公一起退下了。

永昌帝坐在龙椅上,并不着急开口,只默默地打量对面的儿子。

赵璲忽然想到了家里的王妃,有时候王妃想看他的窘迫,便会故意这么一直盯着他。

沉默片刻,赵璲看眼父皇,道:“修渠一事,儿臣确实有些功劳,但如王妃所说,渠成首功当给父皇。”

永昌帝意外道:“给朕?”

赵璲便把王妃的论功之词复述了一遍,包括王妃分给修渠劳役们的功劳。

永昌帝意味不明地点点头:“你倒是什么事都跟她说。”

赵璲:“……王妃好问,那日儿臣只是多看了几眼狄献的名字,她便问儿臣可是想到了什么。”

永昌帝:“朕也好问,朕现在就问问你,朕在大殿上夸你的时候,你都想到了什么?”

赵璲看着自己的腿,道:“儿臣想,王妃是父皇送到儿臣面前的,工部的差事也是父皇愿意破例给儿臣的,儿臣能给狄献当伯乐,一靠王妃治好了儿臣的心疾,一靠父皇还愿意用儿臣这半废之身,那么父皇用儿臣一日,儿臣便会尽心一日,不敢松懈。”

永昌帝就知道,老二明白了他的意思。

至于老二的自惭之言,永昌帝道:“居高位者,靠的是脑子,只要有脑子,底下有的是能为他跑腿办事之人,没有脑子光有腿,要么被旁人驱使,要么自己跑去惹祸上身。”

赵璲只能沉默。

永昌帝:“你媳妇身子如何了?”

赵璲:“有金嬷嬷在旁照料,王妃一切安好。”

永昌帝点点头:“开始显怀了吧?天寒地冻的,外面容易打滑,让她少去外面走动。”

赵璲:“父皇放心,入冬后她就不爱出门了,最多请岳母等人进府陪她说话解闷。”

冬日的酉时夜幕初降,赵璲身披大氅,坐在皮面轮椅上由青霭推着出了工部。

在通往外面的宫道上遇见了并肩等他的康王、庆王。

一天过去了,康王已经冷静了下来,二弟确实有大功,父皇夸他也是应该的,他做大哥的不能对坐在轮椅上的二弟这么小气。所以庆王起哄要他跟二弟请客喝酒,康王一口应下了,才不给三弟看两个哥哥笑话的机会。

赵璲得知两人的意思,道:“去大哥府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