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必要走流程的嘘寒问暖之外,他还收到了一个包装得严严实实的小袋子,一拆开,里面是几件他常穿的换洗衣服,还有一只手工编制的小老虎护身符。
护身符上有一张纸条,莱安一看,笑着伸手,把小老虎塞给了一旁眼巴巴看热闹的沙维亚:“喏,给你的。”
沙维亚本来正看着他一大堆家书,馋得直流口水,突然被点了名,吓了一跳:“啊?我?”
“嗯!”莱安道,“我妈亲手给你编的。”
沙维亚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眼圈也控制不住地红了起来:“真的吗?阿姨知道我??”
“对。”莱安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在信里提过你。”
他这一路上的队友,是一只心狠的兔子、一只冷漠的猫、一条不知道跟他们算不算一伙的猎犬,还有一个就是跟他一样唯二的人类沙维亚了。
虽然最开始的碰面并不愉快,但相处下来便知道,这个跟自己一般大的少年人,虽然泪腺方面好像有点残疾,但却是个很厉害、很阳光、很有想法的家伙。
最重要的是,他跟自己一样心软。他们一样会为了被人的苦难而流泪,光是这一点,便给莱安带来了太大太大的能量——至少确定了自己并非过分软弱,他不必时时刻刻怀疑自己了。
他想,沙维亚真的是自己一路上最重要的伙伴了。他把这份心情都写给了自己的家人,告诉大家,自己结交了一个像小老虎一样厉害的朋友,如果自己有朝一日还能回去,一定把他介绍给所有人。
此时,沙维亚捧着这只可爱的小老虎,眼泪扑簌簌往下掉,心都快要融化了。
自从离开孤儿院以后,他就再也没有收到过礼物了。莱安家人的这片心意,对他来说宝贵到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真好啊,有这么爱自己的家人真是好幸福的事情。沙维亚抱着小老虎,满心羡慕地想,莱安这么好的家伙,确实值得。
于是他努力擦干了眼泪,给莱安了一个大大的拥抱:“呜呜,谢谢!你真是我最好的朋友!”
在两人埋头把玩小老虎的档口,其他人也是各忙各的——塔兰的话不多,一上车开始便躲在拐角看书,梅尔则是老样子,一进车厢就变猫晒太阳,闻玉白正在想办法伪造这一大群人的登岛证件,而雪茸也终于有时间打开阿丽塔寄给自己那一沓厚厚的实验报告,逐字逐句地研读起来。
不得不说这学生收的性价比确实高,这段时间里,她仔仔细细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了大量的对照实验,甚至还带了一帮机械学院的同学一起搞研究。
拉外援的事情是经过了雪茸同意的,他和那帮死护着科研成果、生怕叫人抢了先的老学究们不一样,他毫不在意那些所谓的虚名,相反只要能找到真相、满足他的好奇心,越多人掺和进这件事里来他越高兴。
这段时间,他们着重研究的是“助燃剂”的问题。
在阿丽塔的带领下,整个实验小组尝试了近百种不同的物质,从常见的氧气、□□、四乙基铅,再到一些比较稀有的气体、液体,并分别在不同的温度、湿度甚至是光照强度下进行实验,但都没能成功引燃燃料,实验也因此一度陷入停滞。
直到某一天,阿丽塔正坐在桌边对着那一小块燃料发愁,同实验室、坐在她对面的另一个女孩儿突然收到了一封信,拆开后看了没几秒就忽然嚎啕大哭起来。
身旁的另一位同学慌忙起身询问,这才知道原来是她重病已久的母亲去世了,她本就揪了许久的心,在收到这封信的这个瞬间彻底破碎。
这本是实验室里相当无关痛痒的一个小插曲,但既然阿丽塔详细写在了日志里,就必然有她的理由。
果不其然,就在这个时候,阿丽塔手里重复了无数次、又失败了无数次的引燃实验突然成功了——在火源靠近燃料的一瞬间,那平日里无论如何都为数不多的紫色固体,突然发出了微小的火光,一直没能找到的“助燃剂”,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偷偷出现了。
这份亮光让死寂了许久的实验室忽然振奋起来,在大家惊呼的一瞬间,那紫色火苗“忽”地一下窜得很高,把阿丽塔都下来一跳。
当时,没有人意识到“助燃剂”到底是什么,阿丽塔仔细地复原了她当天能想到的所有的流程和细节,都没有能再复刻这一次成功。
直到她看到对面那因为失去母亲而消沉无比的女同学,脑子里鬼使神差地想出一个念头,于是对她说:“你能再哭一遍吗?就像上次那样。”
实验报告里写到这一段的时候,阿丽塔很显然带了些个人情绪,相当委屈地跟雪茸抱怨,自己说这句话差点儿被同学骂死。
但好在女同学是个好说话的姑娘,为了哭出声来,又拿出那封信酝酿感情。
结果谁能想到,在她“哇”地哭出声来的一瞬间,阿丽塔手里的火焰再一次被点燃了。
看到这里,雪茸的心脏都开始兴奋地“突突”跳了起来。他心里已经隐约有了一个猜想,而他的好学生也很迅速地给出了实践的答案——
“最开始,我们怀疑是和‘声音’或者是‘哭泣’有关,请了很多人模仿哭声,我也狠下心来吃了几根非常恐怖的辣椒催泪,但结果都不理想。”
“后来,收到了您的来信,结合了您在汤恩村的遭遇,最后我们作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所谓的助燃剂,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物质’,而是一种强烈的‘情绪’。”
第125章白骨摇篮125
雪茸想象助燃剂可能是某种极其稀有、闻所未闻的气体,也猜测过其他的种种可能,可要往“情绪”这样看不见、摸不着,甚至不能称作一种“物质”的方向去猜,难度就实在有些超纲了。
他一方面不太愿意打破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一方面又相信阿丽塔的严谨,于是便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去翻看她提供给自己的大量实验报告。
因为阿丽塔的团队得出这个猜测并不算太久,所以数据的数量还不够有说服力,但为数不多的一次证明实验都非常成功,而且从报告上来看,控制变量做得也十分严谨到位:
“本来打算多验证几组、得出确切答案再向您书面报告的,但是收到您的来信,就迫不及待想跟您汇报进度了。”
阿丽塔的汇报正是时候,这是一个突破性的发现。如果“助燃剂””确实是和“情绪”有关的东西,那么很多事情似乎也就一下子说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