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守望禅师询问了一下这些“自愿”去大明务工的倭女是否答应工坊直接把她们的工钱大部分扣下来寄回来?如果答应的话,他们才会同意她们去大明务工,否则到了那边改口工钱要自己掌握不寄回来,那还不如现在就一拍两散,免得将来闹出纠纷不好看。
这些倭女目前只能看到这个出路,事先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她们觉得如果像那些姐姐们说的那么好,包吃住的话,手头紧一点也比在家里承担繁重的家务强。于是纷纷咬牙答应了。
50文工钱她们每个月只能拿到10文,剩余40文攒三个月一起寄回来,凭借今天签订的契约过来领钱。只认契约不认人,要是契约自己弄丢了钱被别人取走了,对不起这边不负责任的。
寄40文还是守望禅师替她们争取的呢,大部分人一文钱都不想给她们留下,希望全部钱都寄回家里。但守望禅师觉得那会让后续的“女工出口”受阻,毕竟家里人再强势,要是他们的女儿死都不愿意的话,反而更麻烦。
每月能有10文钱进账,她们对于去大明的态度绝对会松不少。
另外这边除了雇佣合同之外,还签订了意外身亡、意外伤残赔偿协议。本来这种事本来是买方市场,就算意外身亡、意外伤残了,你卖方又能如何呢?
守望禅师也是这么想的。但周宇想的更远,他绝不会让这种制度开一个坏头。
一座城堡的倒塌都是从缝隙填充的细沙开始掉落的,名声建立起来很难,要败掉却很容易。不能只看倭国这里,如果将目光放到全球,放到未来几十年,可能现在规范的制度,可以为将来省却许许多多麻烦。
并且纺织女工意外身亡、伤残的几率真的太低了,又不是去下矿井。所以把这个制度拿出来,惠而不费的,她们很难有“伤残”的机会,又不是机械纺织时代。
所以每个纺织女工如果意外身亡,她们的受赔偿人可以一次性得到2贯钱,也就是2千文的寿字币赔偿。这个价格是尸体运回来交给家里人的价格。
如果家里人选择放弃尸体运输的话,就可以多得到1贯钱的“尸体处理费”和“船费”,当然骨灰还是会免费送回来的。
伤残的话如眼睛瞎了、手指断了的工作伤残才算伤残,只会赔偿1贯钱。但只要能继续做就不会开除对方,除非对方因为伤残而做不了。
一个大活人死了的话3贯钱说多把真的不多。可是说少吧,在倭国的百姓是真的很低贱的,万一遇到武士刚买了刀要“试刀”,随便找个农民砍了就砍了,对方没有背景,没人帮忙出头的话就是白死。
这样一看3贯钱是真的良心价。
为什么不是2贯钱呢?因为这些会把女儿送到大明去务工的家人,他们会为了收殓尸体而少拿1贯寿字币?想太多了,有一个算一个都只会选择要骨灰,把3贯钱拿满的。
然后,这份协议的最长期限是20年。到期自动解除契约,不可能让这些家人靠着一份务工契约吃自己女儿一辈子。
要不是周宇想着让倭国能乱个20年最好的话,这份契约肯定最高只有10年了。到时候契约解除的时候,务工倭女在大明估计都是两三个孩子的妈了。
而且随着寄回去的寿字币越来越多,未来寿字币也很难保持1文兑换3枚铜钱的高位,肯定要下跌的。
到那个时候,在大明涨了工资的倭国女工,一个月寄回来40文寿字币就真的没啥压力。
女工探亲计划获得大成功,带了一些礼物一些钱回来,却在附近的民众之中刮起了一阵“去大明务工淘金”的热潮。
女儿不再是赔钱货了,而是一座闪着金光的好赚钱工具啊。
当然,现在还是有人会抱着怀疑态度的,那可是把女儿送到远在天边的大明呢,万一出个什么事,家里什么消息都收不到。
再等等,再等等。
可是总有人等不了,那些因为欠债穷得都要卖女儿的家伙,发现竟然还有这样一条路之后。想着与其让女儿被债主抢走一文不值地抵债,还不如把她送到大明去赚钱,自己也能源源不断收到钱。
除了这部分人主动过来要让女儿“务工”之外,一些抢到别人家女儿的“债主”也找了过来。
他们过去抢到别人家女儿抵债,也只是拿去卖给大城市的声色场所,换一点点钱。姿色差一点的话根本不值钱,只能说聊胜于无。
可是现在不同了,丢去大明“务工”似乎比直接卖了她们更赚钱啊。
这下子,发现了这条“出口赚外汇”的道路,能做“人口贸易”的可就不仅仅是倭国的大名们了,一些黑道势力也开始参与了进来。
他们假冒女子的家人,威胁她们听话否则对她们家人动手,然后签订了契约来赚这稳定的每个月40文的寿字币外汇。
也就是守望禅师的名声好,所以他们才敢直接过来“试试水”。换做如果是其他大名做这种事,他们才不可能这么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