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是要活着回来。不然在王府里的日子,他会更难过。
下值后长阳侯火急火燎的回家,虞夫郎见他那般急冲冲的样子,一时眼中还有些诧异。
“侯爷,发生什么事了?”
“青州八百里加急说发生蝗灾了,那地方还有可能发生瘟疫。”长阳侯也没瞒着,这事瞒不住。
“不是还没说发生瘟疫么,这还只是可能。”虽是这样说,虞夫郎的心却是慌的。
过了一个月青州的折子又到京城了,这次说的是青州发生了瘟疫。
虞夫郎从知道青州出现蝗灾后就在小佛堂里吃斋念佛,没想到还是发生了瘟疫。他整个人快要晕过去了,安哥儿连忙扶着虞夫郎,“阿爹,澜意跟二弟夫吉人自有天相,他们一定会没事的。”
虞夫郎的嘴唇哆嗦,听了安哥儿的话像是找到主心骨一样,“对对,他们不会出事的,不会的。”
一日得不到虞澜意跟郑山辞的消息,虞夫郎的心都是悬着的,夜里还偷偷的哭了。
他责备起自己来,怪自己注重面子,把澜意赶到那么偏僻的地方,怪他太看重世人的眼光了。万一澜意出了什么事,他这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虞夫郎在没得到消息时,一直吃斋念佛。安哥儿见劝不住,只好陪着虞夫郎。
……
新奉县
第一个患了瘟疫的人感染了家里的两个兄弟,三兄弟一个人都没有救回来。衙役们告知家人后,把尸体烧毁了,尸体是不能留下来的,不能入土为安。
这对这家人的打击更大了,衙役们已经把山洞烧毁了,在山洞周围也不允许任何人上山。
这件事是江主簿告诉给郑山辞,“郑大人,得瘟疫的那个人没有救回来,他们家三兄弟都没了。”
郑山辞:“……我知道了。”
在天灾和疾病面前,人的生命还是太渺小了。
古人是看重入土为安,得了瘟疫的人连尸体都保不住是没有家的。
郑山辞回到家里抱着虞澜意,久久没有说话。他还是有些不太习惯,当死亡来临那一刻,哪怕不是降临在他身上,他还是不适应。
虞澜意轻轻的拍他的肩膀,“没事的,没事的。”
他不知道郑山辞发生了什么,他只是安慰着郑山辞。
郑山辞缓了良久恢复正常,亲了亲虞澜意的额头。
第94章勤查
日子还是要继续,新奉县陆陆续续还是出现了感染瘟疫的人,所幸他们的人数上还是少的,毕竟严格隔离了,没有造成太多人受到牵连。
岚县的百姓有条件的已经从岚县离开,哪怕就近去江县,也比一直待在岚县好。城中的大户自己都跑了,想等瘟疫结束后再回来。江县管得没有新奉县严,他们倒是想去新奉县,想去找路子进城。结果新奉县的人一个都不出来,他们上哪去找人找路子。
家中小有积蓄的人,他们也不去江县,总觉得不安全。带着一家老小去新奉县的城门口附近找了一块空地,先搭帐篷,然后运木材先做一个木板房住着,木板房便宜又便捷,他们可以暂时住下来。岚县有的百姓就去附近找农户买菜,农户是不允许跟他们接触的,村子的大门都是用栅栏围起来的。
“我们不进去,你们可以用篮子把菜扔给我们,我们给钱!”
里正见他们眼中的哀求,对儿子说了一句话,低喝道,“你们站在那别动,不要靠近!”
岚县的百姓没动,很快里正儿子回来了,给他们扔了一些菜过去,岚县的百姓把钱留在原地自己欢喜的离开了。
等了会儿,里正儿子才去拿钱,他喃喃道,“爹,他们出手好大方,根本用不着这么多钱。”
“拿了钱就回来。”里正催促儿子。
岚县的百姓有了粮食跟菜,还有人从岚县带了一小块肉放在锅里煮肉汤喝,他们身后就是他们搭建的帐篷,天气有些冷,但他们的眉眼舒展,捡来柴火加柴,安静的生火做饭。
城下来了四十多个岚县百姓,城墙上的士兵又不是傻子,派人去县衙里告知郑大人这件事。
他们在新奉县不愁吃不愁穿,看见岚县的百姓在城门下煮饭,看见他们憔悴消瘦的脸上有一丝笑容,他们也不忍心破坏,一时就没出言驱赶。
郑山辞得知这件事有些头疼,又想到方县令糊涂的样子叹息说,“让他们在城门三丈远的距离,不要太靠近城门。士兵可以帮他们买城中的东西,另外给他们送去口罩跟香囊,若是他们其中有人得了瘟疫,那么全部人都需要迁走。”
士兵领命下去。
郑山辞没再去看公务,他思忖片刻让旺福把谭和找来又交代了一些事。
士兵回到城门口把郑山辞的话重复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