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没有这首歌拉不了的郎。
在姜朔视角看来,他只是看了她一眼,这女子便心虚躲闪,一定有大问题。然而他还没开口发问,又见她翻了个白眼,再抬眼见他,那眼神就变得黏不拉几的。
姜朔觉得自己被调戏了。
一想到他居然被个嫌犯调戏了,本就严肃的脸色又臭了几分。
他冷哼一声,开口道:“日出东南,落西北。”
音色清朗好听,语气却十分地阴沉。
叶清欢闻言反应了一会儿,不解地眨了眨眼,乖巧等下文。
然而他只是直勾勾地盯着她,并没有解释的意思。
姜朔见她疑惑的神色不似作伪,也许谶言的事情真的跟她无关。但又觉得此女子行为难以捉摸,恐怕是个心机深沉之人,不能过早下定论。
还是得出其不意。
如此想着,他并没有继续对谶言的事情继续深入,转而问道:“你是何人,来广阳城所为何事?”
“民女叶清欢,”耳边的bgm正好播到“愿清欢入梦~伴此心~停泊~~~~”这下连叶清欢自己都有些起鸡皮疙瘩,让系统把bgm关了。
因为刚才那一停顿,对方视线的压迫感又重了一分。
叶清欢顶着那视线,硬着头皮,将先前跟摊主说的身份背景又重复了一遍:“原本是与父亲来广阳参加孝昭娘娘祭典的,父亲有事先走了。民女参加完祭典就自己进城了。”
叶清欢平稳铺垫完,下一句就可以引到车夫身上,却被姜朔截了话头:“你父亲怎么放心留你一个弱女子自己看祭典?”
看他那怀疑一切的样子,似乎连这个“父亲”是否存在都持怀疑态度。
也对,谁会在自我介绍的时候突然愣一下呢。对此,叶清欢只能说,他怀疑得对。
这种极度的怀疑与不信任,她前不久还在交替传译的考场上看到过。
她因为英语底子好,入学的时候被分到了加速班,后来她悟出来了,这个“加速”可能是“加速去世”的意思。
专业课老师很严厉,期末考试也很严格。考交传的时候一个一个进去,三个老师坐你对面,翻出来的东西要听,台风也要看。
有段材料巨难,她基本就只能靠听到的几个关键字根据逻辑排列组合,俗称乱编。
当时三位老师的脸上差不多就是这么个表情。
当然三张脸加在一起都没有眼前的这张这么有攻击性。
叶清欢找了找考试时的状态——不管大脑多么空白心情多么紧张,脸上依旧保持微笑,语调沉静,语速适中,时不时跟听众来个眼神交流。
“来都来了祭典还没看就要走我自然是不依的,反正我自小跟着父亲天南地北地做生意野惯了,也算见了许多世面,也有些三脚猫功夫傍身,父亲便随我去了。后来……”
“做生意?做的什么生意?”
你烦不烦,就不能让人直接把车夫抬出来吗??
叶清欢保持微笑,脑子疯狂转动。
做的什么生意呢?
柴米油盐等一切东西加上先前听说过的国际国内形势甚至连以前看过的纪录片都争先恐后地跳出来胡乱地拍打着她的脑子,场面十分混乱。但这种事关自身基本信息的问题,不能犹豫。
她火速挑了几条,嘴上却是不疾不徐地答道:“什么行情好就做什么,先前从中原往西北运丝绸漆器之类的,再从西北往中原运毛皮香料一类的东西。不过最近西北边关吃紧,就来东北这边看看。”
之所以选了西北,是因为中原她肯定不如姜朔了解,西北可就大了去了,大国小国众多,离姜朔也很远,现在信息不发达,他对西北的了解可能还不如手握地图和基本历史地理知识的叶清欢呢。
姜朔一边听着,一边仔细审视着对方的反应,头发丝一点的微小动作都看在眼里。
然而叶清欢现在已经进入了脑子跟躯壳各过各的的口译考生状态,脑中的慌乱绝不上脸也没啥小动作,姜朔看不出太大的问题,继续问道:“你从西北跨越大半个中原跑到东北来?”
“反正生意不好做,不如趁着年轻长长见识呗。孔夫子不也周游列国?”
说完叶清欢又觉得不大对,还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孔夫子呢。就算有,也不一定已经是主流思想了。毕竟孔子周游了一圈也没人听他的,后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了官员选拔指定科目,才一步步成为了正统。这段时间感受下来,这个时代大概有点儿像西汉,也不知道尊儒术了没。
“你知道孔夫子?”她原本只是随口一提,没想到对方听到孔子的名头,语气和表情都缓和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