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计闻言还没怎么想明白,却见沈三石便已走出房间,径直朝天香阁外走去。
直到半路,那伙计这才出声问道:“东家,既然您和皇帝陛下是一个心思,势必要继续抛售低价粮。”
“而那些官员却是当庭劝阻皇帝老爷停售低价粮。”
“眼下您就算不带着咱们围堵那些官老爷的府邸,也大可以作壁上观,看着百姓堵门。”
“为何您却还要出面劝阻那些闹事的百姓。。。。。。”
“你知道什么!”沈三石表情愈发严肃,厉声斥道:“百姓闹事必有京城商贾从中作梗,一旦京兆府派遣差役前来镇压,亦或是这些百姓闹出什么乱子。”
“朝中必有官员受京城商贾的打点,言说乱民当施威不能施利。”
“如此一来,陛下的处境便是愈发艰难!”
还有一点沈三石没顾得上说出来。
设想一下,宋濂、高启等人有劝阻发售低价粮的谏言,本心也是为了国朝考虑。
可结果却是百姓误解,甚至围堵府门。
也就在这般情形之下,百姓对陛下的敬重愈深,贬低宋濂等官员的同时赞颂天子。
如此一来,岂不是说美名、民心、威望都集中在朱标身上,而本是为国效力的宋濂、高启等人却无故蒙受骂名?
长此以往,这几位老臣心中又怎会不对朱标生出几分芥蒂?
更甚至,一旦百姓堵门事情闹大。
不仅售卖低价粮要就此罢休,甚至还会折损朝廷在百姓心中的威望。
不得不说,利用民怨,借此离间朝臣和朱标。
这步棋走的属实高明。
宋濂府门前。
当看到一众百姓喊打喊杀,举着锄头、爬犁等农具,相继呼喊。
最前面的百姓更是拿着臭鸡蛋、烂菜叶朝府门招呼。
人数众多下,宋府奴仆只得紧闭府门,不敢出门。
见此情形,沈三石却也不由松了口气。
好在事情还未闹大,好在京兆府的差役、玄武湖的兵卒没来镇压百姓。
一切也都还有转圜的余地。
“诸位乡亲且慢动手!”
当看到沈三石大步走到宋府门前,朗声开口。
认出他的一众百姓纷纷停下谩骂,冲沈三石出声道:“沈老板,不干你事。”
“这宋濂竟劝阻陛下停售低价粮,他这不是断我等的活路?”
“今日定要那宋濂老儿出面,讨个说法!”
听到在场百姓对素有“五经师”美名的宋濂不甚恭敬,本是学子出身的沈三石表情愈发严肃。
“尔等安敢来宋学士门前胡闹?”
“还不是这宋濂老儿劝阻陛下停售低价粮。。。。。。”
“那你等可知宋学士为何出言劝阻?”
不等面前百姓出声,沈三石语调愈发严肃,郑重出声道:“宋学士、高夫子等人于士林之中久负盛名,此等高学安能是不顾百姓死活,鱼肉百姓的贪官恶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