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离京,代天家理政,朝中诸事这些个臣子办好办差都是不妥。
倘若办的太差,那便是有负圣恩。
倘若办的太好,那便是臣子胜过君王,失了本分。
所以眼前这四个老东西便将所有不确定因素,尽数推到了沈三石头上。
若是有功,他们四人也能喝上一口汤。
倘若有过,这四人也自然能置身事外。
方才朱标之所以对高启训斥更甚,也是因为高启是这四人中唯一一个实心眼的人。
原本让他同三人一起理政,便是不想看到自己不在京时,臣子为揣摩自己心意,迟滞不前。
可朱标没想到,高启没把其他三人带好,反而让这三人也给带坏了!
“臣等无能,还请陛下严惩!”
“朕尚且能容沈三石,又如何会惩治你们几个?”
朱标随意抬手,示意几人站起身子。
“朕与父皇不同,唯愿见大明鼎盛。”
“于朕眼中,离京半年,你几人群策群力,国朝当鼎盛非常。”
“今日回京,虽见京城百姓安居乐业,可终究不是你四人之功。”
“如此,甚伤朕怀!”
“老臣无能,老臣无能!”李善长乃是头号的聪明人,自然能听出朱标的言外之意。
也不顾刚刚起身,此刻却又立马跪了下去道:“臣等几人蝇营狗苟,惶惶终日。”
“不知上有明君,不知天逢盛世。”
“老臣有罪!”
随着李善长率先拜道,紧接着其他三人也跟着一并请罪。
如今几人算是彻底弄明白了,和其他帝王不同,朱标更愿意看到他不在京时,国朝被他们几个治理的有条不紊。
如此,还真是他们几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陛下!”此刻不等朱标开口,李善长表情郑重,率先说道:“臣以为,沈三石当除!”
没有理会此刻刘伯温几人眼中的诧异,李善长继续沉声说道:“一来,沈三石以百姓商人之身,运送军粮。此行虽是利国,可终究有僭越之嫌。”
“河道阻塞,其号召民夫,为前线运粮。”
“若仅此一次解朝廷危难,此人便是商之典范,朝廷当大力表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事后!”
“朝廷尚且无法筹措军粮之时,此人却能筹措出来,并运往前线。”
“谁能断言朝廷无法筹措粮饷,不是因此人事先将民间粮食一扫而空!”
“啧。。。。。。”
听到李善长这话,刘伯温几人眼中诧异更甚。
他们几个不是没有想到此处,只是他们几人不敢将这话说给朱标去听。
毕竟以朱标的心性,又怎会不知道这其中关节?
他们说了,反倒坐实了朱标不在京时,他们几人放任沈三石做大之罪。
然而此时的李善长却全不在意,似一意孤行般继续说道:“沈三石处心积虑,替朝廷行事,此僭越之罪便当处以极刑。”
“二来!”
“前线百万大军,两月粮饷均由沈三石所供。”
“这又何尝不是向朝廷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