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安带着叶宁重新回到隔间。中铺的男人好奇地问:“这是家里亲戚啊?”
“嗯,是我大儿子。”叶国安脸上洋溢着自豪。
列车缓缓开动,叶宁靠着爷爷坐在一起,心里想着大伯的事。
突然,叶宁像是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小声和叶国安说:“爷爷,大伯明年去京市工作,说不定是升职了呢。”
叶国安哈哈笑起来,“有可能,你大伯一直很努力。”
爷孙俩就这样一路聊着天,憧憬着未来见面时的场景,而火车向着目的地不断驶去。
下午,他们这个隔间又来了两人,是两个男人,看年龄应该都是二十多岁,这两男人一进来,这个隔间就热闹了起来。
这两男人很健谈,叶宁这个小孩子,只是听着,她从不插话。
叶国安有时会附和几句,大多时候他都是看着车窗外,给叶宁讲一些风土人情。
经过了四天三夜,他们到了津门,从这里下火车,他们还要转一次车。
“爷爷,我们在这里买些海鲜回去吧,上次换的都吃完了,”叶宁说道。
“我们去火车站外面问问,从这里去海边远不远”,想到海鲜的味道,叶国安也想买些带回去。
爷孙俩走出火车站,向路人打听哪里能买到新鲜海鲜或者离海有多远。
路人告诉他们,这儿离海边不算近,如果要买海鲜,可以去附近的海鲜收购站看看。
“爷爷,我们去海边的村里看看吧!”,叶宁说道,她怕到海鲜收购站那里,人家不卖给他们。
“好,我们去海边,”叶宁能想到的,叶国安也想到了。
爷孙俩沿着路人指示的方向,朝海边村子走去。
一路上看到很多来来回回行人,叶宁像只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走着走着,遇到一位骑着自行车的大叔,车上驮着几篓子刚打捞上岸的海鲜。
叶国安忙上前询问:“同志,你的这些海鲜换吗?我手里有二十斤白面,三十斤红薯”
大叔前后看了一圈爽快地说:“换的,我们先找个地方,这里不放便”。他就怕被人看到了,再说他投机倒把,就麻烦了。
“同志,你家离这里远吗?我们想要多换点海鲜回去”叶国安说,既然不能买,那就拿粮食换,他们有的是粮食。
“老哥,你打算要多少”,那大叔问道。
“有多少,要多少,再有一个多月就过年了,我想帮乡亲们多换的”,叶国安说完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