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当晚整宿未眠,一直在思考着,他在广西的未来。
战事,是一定要挑起的。
若不动一场战争,为社稷开疆拓土,为官家增光添彩。
世人怎知他蔡元长,乃是国家心腹,天子爪牙?
他未来又如何回朝拜相?
蔡京知道自己的劣势。
他太年轻!
今年才刚满四十!
入仕也才不过十七年!
所以,在朝中元老重臣眼中,他蔡京蔡元长,一直是个幸进少年的形象。
先帝时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在那些人眼里,他蔡京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
难当大任!
若按元老们的看法,他蔡元长尚须沉淀、磨砺,方可进拜宰执。
至于要沉淀、磨砺多久?
元老们自是不肯直接点名的。
但,傻子都能猜出来,这就是他们拿捏年轻官员的手段。
就是要叫人去捧他们臭脚,拍他们马屁,才肯稍微松口的。
可问题在于——
他蔡京蔡元长的人设,素来是新党干将、能臣。
而元老大臣,基本都是旧党。
除非他蔡京,肯改换门庭,去支持旧党,反对变法。
不然,那些元老不可能改口称赞他。
但,这样一来,他蔡京就等于自断前程!
介甫相公能饶他,官家也饶他不得!
再说,蔡京心里面很清楚,就算元老们改口称赞他了。
也依旧不会,让他轻松进拜宰执。
道理很简单——元老们自有子侄、门生要提携。
哪里肯平白无故的把宝贵的机会,让给他蔡京?
所以啊,蔡京很清楚。
按照正常情况,他想要尽快进入两府,拿到那柄清凉伞甚至拜为宰相。
就只能依靠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