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景同嘀嘀咕咕:“浪费食物。”眼见是不会吃了。
送苏景同去太学的马车停在广明宫门口,车不逾制,是最普通的马车,普通的木材,灰蒙蒙的车厢,赶车的人是个高瘦的男人,肩背很有力量。
苏景同上车后,赶车人一言不发,驾车飞驰而去。
苏景同靠着车厢观察赶车人,不出意外这位就是改头换面易容后的江天。
苏景同落到顾朔手中,不仅没被杀,自己谋逆的事还一笔勾销,在西南王余党眼中,泄密的风险极高,杀之除隐患。
他平时在宫中,不方便动手。眼下他频繁来回太学和皇宫,正是下手的好时机。
顾朔除了在沿路及太学紧密布局——钓西南王余党,还会派人贴身保护他。以他对顾朔的了解,顾朔只有把最强的江天派来,才能放心。
这是苏景同第一次见江天。
关于江天的传说并不比左正卿少。世人常说,江天重塑了世人对“天才”二字的认知。
江天出身贫苦,无师自通武艺,靠天生的直觉动手。十二岁就在武状元选拔中连中三元。
莫说大周,便是从有史料记载开始算起,江天也是年纪最小、出身最差的武状元。
武状元,除了出色的战斗水平,还要有健强的体格。成年人的体型更大,力量更猛,比少年要强得多。因而少年当武状元,格外困难。
江天的最终对手,正是一位体格强壮,虎背熊腰之人。
文帝朝经济不好,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江天那时因为忍饥挨饿,面黄肌瘦,身材比常人瘦小许多。
因而这场战斗的胜利,堪称空前绝后创造奇迹。
当上武状元吃饱饭以后,和他在决赛打得难舍难分的对手,在他手中连十回合都没撑过。
江天被破格选入了禁军九卫。
他进禁军的当天,禁军上下沸腾,都在传禁军来了个小天才,九卫的统领为了江天能分到哪个卫抢破头,禁军大统领没舍得给任何卫,亲自教他,走哪带到哪,比亲儿子都亲。
江天是个活泼又内敛的人。这个描述很对立、很离谱,却惊人的在江天身上达到了统一。
他很爱八卦,就喜欢听东家长西家短,经常陪禁军的厨娘聊天,听她絮絮叨叨说谁家老头爬灰、谁家小媳妇和婆婆吵架。
但又很内敛。禁军九卫里,没有比他更能吃苦的人。他对自己下手极狠,练不好的招式重复千百遍,直到形成肌肉记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大统领点出过的错误,他从没犯过第二遍。
用大统领的话来说,从没见过他睡觉。他总是全禁军第一个起床,也是最后一个入睡的。
他练的剑磨损总是最快的。他的梅花桩和木头人更替也是最频繁的。
江天全靠直觉,就能当武状元,禁军大统领略教了几月,江天水平突飞猛进,不过两年,九卫统领们皆不是江天的对手。
又过了一年,大统领再不能赢江天。
可江天这一年才十五岁,还在攀升期。
他从直觉到基本功雄厚扎实,只用了三年。
学无可学,他开始了自创招式,把当前禁军体系中常用的剑法一一改进,又调整了训练方式和周期,禁军战斗力飞升——后来禁军在和摄政王苏季徵的战斗中以少胜多,皆因单兵战力暴涨,他转为为顾朔效忠后,西北军实力也迎来飞跃,就连西南王,都曾派人去偷师。
现在没人知道他到底多强,没人知道他实力的底线,因为再也没人能在他手中撑一炷香的时间。
比他武学天赋更可贵的,是他的任务完成度。江天十五岁以后,进了禁军九卫的玄枵卫,执行机密任务。
大统领起初担心到吃不下睡不着,任务和比武完全不是一回事,你就是天神在世,一旦被几十上百人围殴,同样难以活下来。他生怕哪个任务刁钻,把他的宝贝徒弟葬送掉。
后来大统领半夜睡不着,在屋檐上看星星,顺便怀疑人生,为什么他和江天的差距像人和神一般大。
假使他们之间的差距只有一星半点,他还能努努力,找找差距,可江天和他之间的差距,已经无需任何言语来界定。
江天是无死角的。
他冷静理智,大局观出色,不为感情用事。他像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永远知道怎么执行任务最合适、效果最佳。
他平时的活泼快乐八卦,很轻易给人他还是不稳重的少年的错觉,可当他执行任务时,哪怕在闲聊八卦,心里的警惕从未放下过一分,他是身体在说说笑笑,他的灵魂在冷眼旁观。
他是禁军九卫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出任务只失败过一次的人——失败的那一次,周文帝下的密旨是杀左正卿,他抗旨不遵,护送左正卿前往西北找顾朔。
他生来是为了书写“天才”二字。
苏景同摸下巴,所以,左正卿喜欢的是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