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场战争能尽快结束,他们是不是也能尽快回到大学的校园里?在早八的课堂上打瞌睡,在期末考试前紧张地抱佛脚……当然,卢箫自己并没有上过普通的大学,一切都是她想象出来的。
那天晚上,一个通讯兵走进了帐篷,报告消息。
“报告长官,173团最新的电报已截获,技术人员解析后的内容如下。”
卢箫接过那张发黄的纸页。物资渐渐稀缺,纸都不敢用好的。
【筋金伝格别陆一投积替西分野。操反守拔,不可见下。】
过于迷惑的语句。
“这是最终破译出来的?”
“是。”
“那他们有提出自己的见解吗?”卢箫皱眉。
“他们也没摸清楚旧欧的电报用语。”
这是古汉语?但她也曾读过一些中华古朝代的诗句,可上述文字的意味仍毫无头绪。
另一种中文?但方言也不该呈这种形式,技术人员不应该破解不出来。
大和岛,釜山岛。
这两个地区曾经受到过中文地区的影响,但几千年前,他们的文字并不是中文。
难道?
卢箫沉吟片刻,突然想到了什么,对通讯兵说:“找两到三个会日语或韩语的士兵,让他们现在过来,有赏。”她想到了外祖母和母亲的童年低语。
两个陌生的专有名词,让通讯兵一脸迷惑。卢箫理解她的迷惑,若不是读过不少文学作品,她也不会知道这两种语言的存在。
通讯兵不太确定地问:“日语和韩语?”
“两种外文,你问就可以了,懂的人自然会反应过来。”
“对军衔或职务有要求吗?”
“没有,谁都可以。”
“是,长官!”
小战士敬了一礼,匆匆走出了帐篷。
看着那朝气蓬勃的背影,卢箫突然想起,这个通讯兵小战士刚刚度过他的18岁生日。
尽快攻下大和岛……不,尽快攻下这个世界,他就可以回家了吧。她的笑容很苦。
世州军队的效率一直高得可怕。
当天晚上,全独立旅为数不多会日语和汉语的士兵集中在了总指挥官的帐篷。他们的姓氏都诸如“伊藤”“山本”和“金”,一看就是有异族背景的人。头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位传奇般的陆军指挥官,他们紧张得一动也不敢动。
破旧的小黑板上,那一行破译出来的文字灰白斑驳:【筋金伝格别陆一投积替西分野。操反守拔,不可见下。】
“有人能看出这行字的门道么?”卢箫的钢笔头点了点黑板角。
几个士兵盯着上面的文字看了一会儿。他们的表情或迷惑,或警惕,或恍然大悟。
突然,那个伊藤三太郎的士兵举起了手。他憋红了脸,呼之欲出的表现欲中满是紧张。
卢箫立刻点头:“请讲。”
“报告长官,以下只是我的猜测,不一定对。不知道……”
“无妨,你尽管说。”卢箫温柔地微笑了一下,以示鼓励。
“祖上会日语,因此我小时候也在家里读过一些日语书籍。”伊藤三太郎小心意义地走上前来。“这上面的汉字,很像一些日语词汇删去日语特色的平假名后保留下来的汉字。‘筋金’是指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伝’是指经由某条路的意思,‘格别陆一投’是指特殊道路,‘积替’是指运送,‘西分野’是指西部战场。”
果然。
旧欧这帮人果然在用大和岛的特色沟通方式。
“所以连起来?”卢箫的心悬了起来。
“一些工业材料将由特殊通道运送到西战场,反复进行安保措施,绝不能轻视。”
很合理,但不能确定是否是最合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