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秋看着吴队长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激动。有了村民们的支持,海湾村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除了增加海带养殖的人手,于秋还考虑到村里妇女闲置时间较多,便想出了一个新的致富点子。他直接找到了村里的妇女们。“我想咱们可以凑钱买几台缝纫机,然后我教大家做衣服和鞋垫,拿到市场上去卖。”于秋语气温和,甚至还在不断鼓励其他人。妇女们听了,一个个的都表示赞同。当时的衣服颜色以蓝灰黑为主,款式也比较简单,做起来相对容易。而且这些颜色耐脏,很受老百姓的欢迎。“这个主意好!我们闲着也是闲着,能挣点钱补贴家用多好啊!”王婶率先表示支持,语气期待。其他妇女也纷纷附和,一个个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看到他们都同意这个想法,于秋说干就干。这也算是一个额外的营生。以后打捞海产品的工作可以交给村里的男人。至于制作那些其他的也都可以由他们进行。女人的话就可以全新在制作这些手工艺品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哪怕做累了也可以考虑去换其他的。两种收入都差不多。很快,缝纫机买回来了,于秋开始手把手地教妇女们如何使用缝纫机,如何裁剪布料,如何缝制衣服和鞋垫。“踩踏板的时候要均匀用力,不要忽快忽慢,这样才能保证缝出来的针脚整齐。”于秋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眼神专注而认真。房间里,几台崭新的缝纫机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伴随着妇女们低声的交流和询问声。看到于秋这样认真,秀秀干脆也加入进来。蛋蛋现在年龄比之前大了不少,她也能空出时间来帮忙。更何况于秋做的还不如自己。有了秀秀的加入,于秋也是轻松不少。毕竟缝纫机只要学会之后,不管做什么都很快。于秋还根据每个人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方法。对于一些上手较快的妇女,于秋会鼓励她们尝试更复杂的缝纫技巧。而对于那些学习进度较慢的妇女,他会更加耐心地进行指导,并给予更多的鼓励。“王婶,您这边的速度可以稍微加快一点,试试看能不能缝得更流畅一些。”王婶点点头,眼中充满干劲,专注地操作着缝纫机。“芬芳嫂子,你这边踩踏板的力度还不太稳定,要注意控制力度,才能缝出均匀的针脚。”除了于秋之外,秀秀也在不断的监督,并且帮助他们改善操作。如此一来,二人搭配着,反而还让他们的效率也提高不少。到了后面,完全就是秀秀盯着这边,于秋去忙海产品的事情。最终在持续不断练习后,所有妇女都熟练掌握了缝纫机的基本操作。她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太好了!我终于学会了!”“是啊,多亏了于秋的耐心指导!”大部分人都已经学会了缝纫机最基础的使用办法。王婶率先缝制出了一件成衣,一件朴素的黑色斜襟褂子。她小心翼翼地将衣服从缝纫机上取下来,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针脚。虽然针脚略显粗糙,但整体上来说还是一件合格的衣服。这极大地鼓舞了其他妇女的信心,大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我做得怎么样?”王婶拿着衣服走到于秋面前,语气中带着忐忑和期待。于秋接过衣服,仔细地看了看,笑着说道:“做得很好!王婶,您真是心灵手巧!”他语气真诚,眼中充满赞赏。王婶听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原本有些紧张的心情也放松了下来。“我也要加油了!”“是啊,咱们一起努力!”一想到以后他们自己穿的衣服都可以自己制作,整个人就动力满满。王婶做出来的第1件衣服已经拿回去给她男人穿上了。村里的男人们甚至也开始期待起自己妻子的作品。这年头,谁要是没穿过自家老婆做的衣服的,那说出去都丢人。于秋为了拓宽销路,联系了市里的几家服装店。“您好,我是海湾村的于秋,我们村里的妇女最近开始学习制作服装,想问问您是否有兴趣合作……”于秋干脆打电话给他们,把这边的情况耐心的介绍给对方。电话那头,服装店老板认真地听着于秋的介绍,不时地询问一些细节问题。虽然知道这是一个刚刚开始学习制作的,但是看着于秋的态度如此认真,他们倒是也有些心动。毕竟价格比其他来说要低上许多。更何况这可是纯手工制作的。这一点就是其他一些供货商做不到的。更不要说于秋这边还可以送货上门。挂断电话后,于秋长舒了一口气。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更加努力。通过上次的沟通,于秋索性带了几件样品,包括王婶做的斜襟褂子,以及其他妇女做的几件衣服和鞋垫,亲自前往市里的几家服装店洽谈合作。他将样品一件件地展示给服装店老板,并详细地介绍了每件衣服的面料、工艺和特点。“这件斜襟褂子是我们村里王婶做的,她手艺很精细,针脚也很密实,穿着舒适透气……”介绍的同时,那家店的老板用手轻轻抚摸着衣服的面料。“这衣服倒是感觉还不错,但……”老板明显有几分迟疑。看到他这样,于秋更加疑惑,“您这边是还有什么问题吗?”“问题倒是不多,我感觉你们这边衣服质量不错,手工制作的也很有特色。”“只是不知道你们这边能够保证供货的稳定性和质量吗?”“还有一点你们这边的花样现在太少了些,以后还会不会增加?”听到这些问题,于秋胸有成竹。“花样肯定会增加的,毕竟我们要按照当下最流行的一些款式来进行制作。”“至于供货方面,我们整个村子的女同志都在制作,而且这边后续也会去联系附近村子的女同志们参与进来。”:()重生1971,整个大海都是我的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