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母也不知道自己是太过现实。还是说因为大儿子入了赘的缘故。反正她感觉自己心里的那杆秤,已经偏向小儿子。这种情感上的偏向。既令她感到些许不安,又不知该如何去调整和改变?按理说。大儿子才是给她钱最多,最听她话的人。可她为什么会偏向小儿子呢?甚至因为偏向小儿子的缘故。连带着对许静都又觉得顺眼起来!想了一会。赵母又释然了!以后赵东东才是她最大的骄傲,甚至能给自己带来无上的地位。你年龄小的时候。在别人心中的地位,是由父母决定的。当你年龄大的时候,那你在别人心中的地位,是由你的孩子决定的。所以赵母觉得。往后她在别人眼中的位置,极有可能会沾小儿子赵东东的光。这也不怪她。人往往都是自私的。就算是自己的亲人,哪怕都是自己的儿子,也会计算利益。大儿子赵楠楠现在也算是混的不错,非常有钱。但是她去沪市只能受到屈辱,毕竟儿子也要仰仗别人的鼻息而活。可将来如果赵东东毕业,甚至当上了专家或者教授一类的。那赵母绝对被当作贵宾,做主桌!腊月初八这天。赵母又决定卖麻辣烫了。因为已经有风声传来,过了年就完全放开。所以年前做点小生意,也不会上纲上线了。毕竟也就是一两个月的事。当然。不能光明正大的卖东西。但是只要稍微注意一点,是没问题的。赵母主动问许静:“那个我打算这两天去卖麻辣烫,你要不要来帮忙,我一天给你2块钱。”过年嘛!这什么东西都涨价,加上天气也冷。所以她主动给加了工钱。当然也有和许静修复关系的缘故。许静这一次也很懂事,话也说得很漂亮:“妈,反正过年地里也没活了,我给你帮忙是应该的,哪能问你要钱?”赵母狐疑的看了她一眼。两个月没见,这是长心眼了?还是知道地里的活不好干?不过赵母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我说给就给,分家了我不占你便宜。”既然婆婆都这么说了。那许静就没再坚持。过年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她的确需要这笔工钱。镇上。赵母原本以为那么长时间不干。第一天开张,可能不太好卖。没想到第一天。这麻辣烫就直接不够卖的,回家带了两回菜品才够。甚至在许静回家带菜品的时候,把赵家二婶也给叫上了。第一天就卖的这么好。接下来的几天。更是可以用火爆来形容!总之麻辣烫生意是好的不行。其实吧,这也跟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有关。因为现在不单单是很多方面都放开了。就连土地,也开始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验。也就是说下一步,就全面取消工分。甚至有一些地方已经取消了。但所有政策的实施,都是循序渐进,不是一下促成!取消工分的唯一好处,就是极大的调动了村民们干活的积极性,让老百姓的腰包更鼓一些。一连七八天。赵母的生意都是很火爆的,甚至一天比一天卖的好。光是请村里的人干活,就请了七八个妇人。可在赵母打算将生意进一步扩大的时候,好久不露面的钱三丫出现了。以前是赵母抢钱三丫的生意。但现在是钱三丫抢赵母的生意。而且她出摊的第一天,就打价格战。定价,只有赵母价格的三折。也就是说在赵母这边花一块钱可以吃一顿麻辣烫,但在钱三丫那边花三毛钱就可以。哪怕赵母这边的味道好一些。但钱三丫那边便宜的价格,还是吸引走了不少的顾客。原本赵母是没怎么在意的。毕竟当初她开业的第一天,也是半价吸引顾客。没想到后来的几天。钱三丫一直以三折的价格打压赵母这边的生意,直接就抢走了一大半的生意。赵母被气的也想跟着降价。可她卖三折的话,就真的一分钱都不赚。赵母是一个很讲究的人,这食材和用料都是最好的。打价格战,就等于白忙活。可不打的话,又吃不下这口气。就在赵母决定不赚钱,也要跟钱三丫拼个高低的时候。但是赵浅浅却阻止了赵母:“妈,我们不要和她打价格战,因为我们卖的就是味道和食材。”诚然。平价,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但是那样不但非常的忙,还不一定有价格高赚的多。赵浅浅可是知道一个品牌和口碑的重要。往后她希望赵母可以成立一个自己的品牌,高端的品牌。,!就是价格可以很高,但质量和口味,还有服务都要一流。毕竟往后有钱人越来越多。哪怕是现在也是有很多有钱人,只要你的东西好,他们是不在乎钱的。特别是将来赵浅浅是要把赵母给带到京都那种地方。山狼特战队。曾诚已经回部队一个来月了。这一个月。他每天都是超强的训练。原本以为都当营长了,会轻松一点。或者说进了特战队。那就可以轻松一些。没想到只有更累……甚至又是特训了一个月,才有了两天的假期。于是曾诚趁着休息的时间,他给老婆赵浅浅写信抱怨。信中无非就是说。原本以为参加完选拔,就会很轻松。没想到他现在已经是特战队的一员,甚至都是营长级别了,还要天天累的跟孙子一样。甚至比之前还累。每天负重二十公里跑,是必备的科目。在对战时,被打的鼻青脸肿,也是家常便饭。反正曾诚写给赵浅浅的信中,只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写累。第二个就是想她了。这份想念犹如潮水般汹涌澎湃,难以自抑。还向赵浅浅诉苦:“其实我愿意当特种兵,都是为了你。如果不是你:()穿书七零,发现我妈是大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