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当同人文推到秦皇汉武面前番外篇 > 3040(第26页)

3040(第26页)

从周朝时期开始,就有了胎教,而这个胎教是单方面约束孕妇的。

耳不听恶声,口不出恶言,要端庄,要坐得正行得正,这样将来的孩子才能品行端正;

要单独住在干净的屋子里,要清静,要宽容大度,还得给丈夫挑选孕期伺候丈夫的女人……

怀孕辛苦的明明是孕妇,好像受煎熬的是丈夫一样。

李治只有亲身体验过这种约束,才感觉有多离谱。

他听着宫中女官宣读他的孕期注意事项,越听火气越大。

曾经他在武氏怀孕时也是这样来的,当时觉得理所当然,其他女人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他还在武氏怀孕时多次探望,难道不是很关心她吗?

但是到了自己亲身体验时才发现,这些事项多么憋屈,多么让人愤怒。

他自己一日比一日难受,还得照顾丈夫有人伺候的舒舒服服,到底是谁怀孕谁更需要照顾和伺候!

脾气一向很好的李治气死了,但是刚刚表露出生气的情绪,又被女官批评,说孕妇情绪不好身体不舒服会影响腹中胎儿!】

“周后妃任成王于身,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詈,胎教之谓也。”

汉朝,贾谊正在编写《新书·胎教杂记》,他引经据典,用周成王的母亲太姜来举例,说太姜怀孕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高兴的时候不大笑,生气的时候不口出恶言,独处的时候也不敢怠慢。赞美太姜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是胎教的典范。

但是写着写着,就感觉被天幕骂了。

贾谊有些纠结,天幕这语气,难不成胎教没用?

那他写还是不写呢?。

民间,不少妇人对于天幕极其详细的描述有些尴尬。

天幕怎么能把这么隐私的事情都说出来呢,弄得她们现在浑身不自在,好像产后那些难堪的后遗症都被暴露在人前了。

有未婚的待嫁小姑娘感到害怕了:“娘,生孩子这么难受吗,我不想生,可不可以不嫁人?”

亲娘立刻翻脸:“怎么能不嫁人?不嫁人朝廷要交罚款你出吗?谁不是这么过来的,就这么大惊小怪。”

亲生父母都如此,何况公婆那边,看上的主要就是媳妇的生育价值。

挺着大肚子的儿媳看天幕看得脸色惨白,偏偏许多症状她已经有了,那以后岂不是更严重?

婆母见状,漫不经心道:“天幕是没生过的小姑娘不懂,那些都是月子病,月子没坐好才这病那病,等你生完,好好坐月子就不会了。你先给咱家生个大胖小子,娘保证把你跟大孙子伺候的白白胖胖。”

媳妇还要再说什么,丈夫帮腔:“就是,我娘生了六个孩子,不也是好好活着吗,外面都说我娘是有福气的,你也会是。”

媳妇看着自从自己进门后就没见过干重活的婆母,想着对方动不动腰疼腿疼,走路都直不起腰的症状,怎么也不觉得这叫“好好活着”。

而且,婆母今年其实才四十多,看起来形容枯槁的像是六七十的老妇。

公公不耐烦直接赶人:“看什么天幕,回房间呆着去,别带坏了我大胖孙子。”

媳妇不想回去,但是公公的大孝子已经迫不及待来把她往屋里带。

她挺着越来越不方便的肚子,看着黑洞洞的昏沉土房子,觉得仿佛是在往监狱里面走。

公婆总说,怀孕了要做胎教,要静养,要本分。

可是她越来越怀疑:胎教,真的有用吗?

如果公婆说得胎教那么有用,怎么六个孩子两个偷鸡摸狗还有一个蹲大牢?

恰好,天幕也说到了这里。

【胎教是从周朝开始,并不是周朝发现的文物或者资料显示,而是从汉代开始时如此记载的。

“胎教”一词最早出现,也是汉代。

相传是汉人戴德所著的《大戴礼记》最早记录:“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匮,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1)”

《大戴礼记·保傅》引用古书《青史氏之记》曰:“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太史持铜而御户左,太宰持斗而御户右。比及三月者,王后所求声音非礼乐,则太师蕴琴而称不习,所求滋味非正味,则太宰倚斗而言曰:不敢以待王太子。”

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也以周文王姬昌之母太任举例:“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也。”

除此之外还有西汉贾谊的《新书·胎教杂记》,这里举例的变成了周成王的母亲太姜,也是老说法,就不赘言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胎教书都是男人写得,而且不是男性大夫或者妇产医生,而是儒生。

周朝一向是儒生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周太王的夫人太姜、周王季的夫人太任、周文王的夫人太姒一起被称为“周朝三太”,她们是周朝三位开国先王的夫人,也被认为是胎教的开创者。但是说起来非常神奇,现存的考古周朝中完全没见到相关典籍,最早是在汉代典籍和文物中见到(2)。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