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我爸爸是朱棣!番外 > 3040(第23页)

3040(第23页)

他们两自从成年,可以上朝旁听政事,他们就没去过两天。

一是不感兴趣,二是嫌站久了累。

而且,他们一开始也没当差啊,后面被分派了差事,但是也不用像那些文武百官必须上朝啊,干好老爹交代的事就行。

有大哥帮忙说道,朱元璋一天正事那么多,也懒得管他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模式的上朝旁听。

后面秦王也去得少了。

反正就是闲听,又不会给他重要的事儿干

,有个屁的意思。

倒是周王和楚王比较乖,一般没事儿都是去的,见哥哥们都不去,他们也不想去,但老爹生气又很可怕,那还是去吧。

朱标能怎么办?

弟弟们偷懒不听话,他还不是只能帮着让老爹消消气。

反正分派给几个弟弟的差事他们还是干得挺认真的,您老就放他们一马。

朱元璋翻个白眼,也懒得说了,只是偶尔心气不顺的时候,还会下口谕,让王太监上府骂几句。

老子就是看不惯他们偷懒,老子要起个大早上朝。

说回御史和文官对骂结束这天。

刘御史他们痛定思痛,回到家觉得自己文学功底还不够深厚,居然没能完全赢过对方。

要知道,他们可是专门告状不对,是专门引古论今、痛斥弹劾官员错处的御史啊。

怎么能‘骂’不赢呢!!!

于是一群御史回到家就又开始了刻苦学习,决心下回要说得对方毫无反击之力,只能惭愧流涕,痛悔自己犯下的过,走错的路。

而朱元璋回到谨身殿,坐在龙椅上,太监宫人都听话退了出去,没人能从他毫无波澜的一张脸上,看到不用隐藏的嗜血凶光。

告病不朝?

与御史对峙?

如今这朝上站着的人,还有多少是他老朱,是这大明朝的官

王太监退出门外,没人看见,他拢在袖子里的手心微颤,全是冷汗。从太子转道回了东宫,皇上给人的感觉就格外森寒可怖。

即便皇上面上无事发生,看起来还挺平和。

王太监却是吓得腿发软,咬着牙才一路跟到了谨身殿,直到被命令守在殿外,他才能缓一口气。

当天下午,朱元璋就召告病的胡惟庸进宫。

胡惟庸倒是也做足了准备,一张脸白得吓人,眼底青黑,腿发虚脚发软,下跪行礼都颤巍巍的要摔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大限将至,而不是生病了。

按理说,臣子都病成这样了,朱元璋意思意思,也要大方地说一声:免礼。

但朱元璋就坐在那,沉默不言地看着胡惟庸颤颤巍巍跪下,然后又虚弱无力的起身。

朱元璋也不赐座。

他半天不说话,倒是让底气十足的胡惟庸有些绷不住,用一阵激烈的咳嗽声打破令人窒息的沉默后。

胡惟庸虚弱道:“皇上,臣自知有罪,因幼子遭遇,臣痛彻心扉,一时失去冷静,犯下这等低级错误,身为大明丞相,臣很羞愧,臣本想一早来像您请罪,可臣因为担心幼子,害了病,不敢把病气过给皇上,臣就不该病,臣怎么能病呢,不能为皇上和大明多做一天的事,臣惭愧啊。”

朱元璋:“”

此时大殿内就三个人,朱元璋,胡惟庸,还有站在角落没啥存在感的王太监。

胡惟庸一番感情充沛的表演,换来的不是打破沉默的话语,而是令人更加窒息的尴尬。

因为朱元璋还是不说话。

胡惟庸其实敢做出今天这事儿,不是说他多狂妄无知,而是他心里也是有一定底气的。

自李善长退出一线,在家养老,又斗败刘伯温,把浙东集团压下去,经过这几年经营,他胡惟庸早已不是当初的胡惟庸了。

当明朝第一丞相,百官之首,就是他胡惟庸。

此时虽然还有些忌惮朱元璋,但胡惟庸已经没那么畏惧他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