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给大家看了科举落榜生黄巢”“他简直就是世家门阀的噩梦”“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科举落榜生同样起义了呢?”“当然有了!”“他就是洪秀全”“让我们看看这个科举落榜生屡试不中之后做了什么吧”………………“啊?居然还有科举落榜生造反?”朱元璋瞪大双眼,满脸惊愕之色,难以置信地开口说道:“这简直太出乎意料了!”一直以来,他对于书生的印象便是手无缚鸡之力、性格懦弱且胆小怕事,想当年自己沿街乞讨时,便时常听闻人们议论那些所谓的窝囊书生,那时的他虽然落魄但也瞧不起有些胆小的书生,他心中暗暗想着,某些个书生恐怕遇到点风吹草动都会吓得屁滚尿流吧,然而如今事实却摆在眼前,看似文弱的书生竟敢揭竿而起,公然造反!这让朱元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喃喃自语道:“原来并非如此啊,他们的胆子竟如此之大!”在此之前,朱元璋始终认为,敢于造反之人必定是手握重兵的将军之类,唯有将军方有可能在激烈的造反战争中存活下来,他们不至于刚刚举起反旗,便被朝廷的大军迅速剿灭,可眼下的情形却完全颠覆了他过往的认知,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已然陷入极度的混乱之中,就连一向以斯文着称的读书人群体都被逼得走上了造反之路,由此不难想象,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百姓究竟过着怎样水深火热的日子,想来那清朝的“慈禧太后”定然是对百姓横征暴敛、极尽盘剥之能事,才会导致民怨沸腾到如此地步,否则的话,这洪秀全又怎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呢?况且听其名讳,怎么看都不像是精通武艺之人,如此看来,当真是文人造反,足见百姓生活之艰难困苦已达极致!【洪秀全,原名火秀,为避讳上帝名讳改名秀全】【他是太平天国天王,清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汉族客家人】【他七岁时才开始读书,也还算聪慧】【1827年,也就是十三岁时他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考试——县试】【在这次考试中他名列前茅】【但等到去广州参加府试的时候他落榜了】【家境贫困的他只能在回到家乡后一边务农一边学习】“果然啊!那些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留名的人,皆非凡夫俗子啊!”李世民不禁感慨万千,且看那洪秀全,年仅七岁才开始踏上求学之路,到了十三岁时,已然具备参加考试之能力,如此早慧聪颖,实乃令人惊叹不已,毫不夸张地讲,称他为寒门贵子,可谓名副其实,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于寻常百姓而言,想要读书识字,简直难如登天,若洪秀全有幸生于钟鸣鼎食之家,想必凭借其卓越天资和不懈努力,定能成为当时举世闻名的大才子,好在如今的他,虽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但同样在浩瀚史书中留下下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对这般人物,李世民内心深处完完全全是由衷的赞赏,无论是昔日揭竿而起、造反起义的黄巢,亦或是此刻正站在眼前的洪秀全,此二者皆是经天纬地之才,只可惜未能邂逅独具慧眼、懂得赏识他们才华的伯乐而已,倘若有朝一日,此类贤能之士得遇明师指点迷津,必定会对国家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唉……朕着实对这两人倾心有加呀,若是当真能够令他们心悦诚服,心甘情愿为朕效力,那该有多好!”李世民长长地叹了口气,言语之中流露出满心的遗憾与惋惜,毕竟,像他这般爱才惜才之人,实在不愿看到任何一颗明珠蒙尘。【两年后,他去了私塾当伴读】【在私塾待了一年,私塾发现他学识渊博,于是聘请他为老师】【本以为以后自己的科举之路会非常顺利,哪成想洪秀全接连三次都在广州院试落榜】看到这里,清末时期的世家们一个个都不禁浑身颤抖起来,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这……这该不会是黄巢第二降临世间了吧?”众人面面相觑,眼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之色,想到曾经的黄巢之乱,这些世家大族们越发感到惶恐不安,“那我们还是赶紧烧掉族谱跑路吧,要不然若是历史重演可不好了?”确实,要真是这样的话对他们的小命可不太友好,“不行!仅仅这样做恐怕远远不够。”“以目前的形势来看,这种程度的应对措施好像无济于事。”要不干脆逃离出国算了,去哪里比较好呢?去樱花国?不妥!那里的人实在令人厌恶至极。去漂亮国怎么样?据说那边如今人口稀少,资源丰富,,!但转念一想,听闻已经有许多人纷纷逃往那里避难去了,不管了,乱世出英雄,他们宁可去漂亮国拼杀也不能被“黄巢第二”嘎嘎乱杀,“管他那么多呢!咱们去国外躲着,只要能够避开‘黄巢第二’的锋芒,”“等到他离世之后再回国,”待会儿天幕肯定会说洪秀全怎么去世了到时候掐好时间美美回国,不是正好,想想就觉得自己机智。【那个时候恰好有传教士宣传基督教】【洪秀全在基督教徒梁发那里得到了一本《劝世良言》】【在拿到书后洪秀全却并没有看,而是将书束之高阁】【1837年,第三次院试失利,洪秀全痛苦万分,大病一场】【同时他还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在病中来到天界,】【并在天上见到了皇上帝、天妈、天兄、天嫂、天妹等神明,】【皇上帝还赐了印玺和宝剑给他,他在天上诛妖得胜,于是皇上帝封他为“天王大道君王全”,】【之后差遣他下凡“斩妖留正,作主救人”,】【当然,这是洪秀全的自述】【第四次科举失利,洪秀全说出“等我自己来开科取天下士吧”这样的话】【之后他便在别人的推荐下看了那本《劝世良言》】【看完书后的洪秀全恍然大悟,原来之前做的梦是这样一个梦,】【自己是上帝的孩子】【于是他扔掉家中的孔子牌位,换上了上帝的牌位,开始宣传上帝】【他还开创了“拜上帝教”,他自称自己是上帝的二子,耶稣的弟弟】【因为那本书把上帝名字“耶和华”翻译为“爷火华”,】【一个“火华”,一个“火秀”,自己可不是和上帝是一家嘛,洪秀全认定了自己是上帝的儿子】【在基督教里,上帝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之后的洪秀全一直致力于发展自己的信徒,传播“上帝真道”】【甚至还先后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书】【他将种花家经书和西方神话相结合,提出西方的“耶和华”就是我们种花家的“上帝”】【他提出人人应拜上帝,不拜邪神,不行邪事,】【主张天下男女尽是上帝生养的兄弟姊妹,要为“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共同理想而奋斗,】【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就任天王,定国号太平天国】【清廷知道后紧急派军围攻太平军,妄图扼杀太平天国运动,】【没想到太平天国不但没被剿灭,还把清军打得节节败退】【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洪秀全入城,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太平天国的首都,】【之后他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在此后的时间里,太平天国的战火在这片土地上漫延】【他登基称帝的消息传到教皇耳朵里,教皇十分激动,】【但一听这人自称是上帝次子瞬间就拉拉个脸】【气愤的教皇派出使者和洪秀全辩论】【传教士:你去过天堂,还见过上帝?】【洪秀全:是的】【传教士:上帝不会说种花语,你们是怎么交流的呢?】【洪秀全:上帝是种花家的,本来就会种花语,你在质疑上帝?】【传教士:[气愤]你说上帝是种花家的,怎么现在在我们那边?】【洪秀全:那个时候上帝看你们那里是蛮荒之地,可怜你们,才派我大哥去教化你们[骄傲]】【传教士:上帝和耶稣二位一体,他们是一个神!!!】【洪秀全:荒谬!!我们明明是一家三口,哪来的只有两个人??!】【传教士:你说你是上帝次子,为什么圣书里没有你?!】【洪秀全:你仔细看看,麦基洗德就是朕】【洪秀全:朕就是上帝的好儿子,大哥的好弟弟】【(ps在圣书里麦基洗德没有来历)】【传教士:[火气冲天]既然你这么说,那为什么你们的典籍里没有关于上帝的描写?】【洪秀全:你怎么知道没有,《尚书》、《礼记》里都有记载,】【洪秀全:你该好好学学我们的文化了[笑笑]】【传教士:你说你是上帝的儿子,那你应该在仙界,你现在在人界干什么?所以你根本不是上帝的儿子!!】:()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