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笑话一出,当即引得众人哈哈一笑。确实,天灾又不是请客吃饭,总不能天天都有吧?若真是天天都有,那也不用去想别的了,安静等死吧!“没想到,陈神医竟然还有这般见识,一番话说得句句在理,当真是治国之才!”“以陈神医的本事,应该去咱大宋直接当宰相,若有陈神医辅佐朝政,咱大宋皇朝还用担心遭遇外地吗?”“就是!现在朝中那帮蛀虫,每天只知道如何刮银子,逼得大家日子一天不如一天,若陈神医能替代他们,咱们说不准也能过上吃饱穿暖的好日子!““哎,只可惜,陈神医没有出仕,咱们怕是过不上这般好日子咯!”众人唏嘘感慨,可看向陈长歌的目光,却满是尊敬和期盼。这让站在他身后的惊鲵等人,与有荣焉,看向陈长歌的目光愈发自豪!真好,这般厉害的公子,是属于她们的!陈长歌听到众人的议论,摇了摇头道:“我说的这些其实都很简单,可问题在于,女帝你能否认真,毫无折扣的将政令推行下去。”“正如我刚才所言,万事都怕认真二字,你若认真去做,大唐国力自然会蒸蒸日上。”“可若不认真,这些说不准也会成为害民的理由。”“所以如何抉择,还得女帝你自行判断。”说完这些话,陈长歌不再多言,只是玩味的看向武瞾。此时的武瞾仿佛被拨开心中迷雾,美眸明亮,满眼期待。其实她现在最想做的事,是将陈长歌带回大唐。若有此人相助,何愁大业不成?可当她看见对方那淡漠的眼神时,武瞾便知对方对仕途并无什么兴趣。所以她并没有开口邀请,只是蹙眉再次问道:“神医所言,皆是长久之计,可大唐地广民多,百姓饱肚还是最为棘手的问题。”“不知,陈神医可有解法?”陈长歌笑了笑:“此事好解决,阴凉的深山之中有一种薯类植物,名为土豆。”“这种植物适应性极强,产量极高,亩产量可达数千斤,若是大唐百姓皆种此薯,定可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亩产数千斤?。听到这个数字,在场众人俱是震惊的看向陈长歌,显然都被他的话给吓傻了!大家虽不是在地里刨食的老农民,但基本的产量数字大体还是知道的,莫说数千斤,便是亩产能到百斤,那已经是烧香拜佛求来的丰收年景了。数千斤代表了什么?代表了只要没懒得连地都不愿意下,只要稍微勤勉一番,便能吃饱喝足,再也不用担心忍~饥挨饿了!“我的老天爷!陈神医说的是真是假?这世上真有能亩产数千斤的粮食吗?我怎么听着这么不相信-呢?”“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一定是陈神医说错了,数千斤?若真有那种食物,天下怕是再也不会有饿死之人了!”“我也不行,这种东西已经不能用祥瑞来称呼了,若世上真有这宝物,那神州大陆数以亿计的百姓,怎么可能发现不了?”“可这话是陈神医说的,他既然说了,那就说明世上真有这种能亩产数千斤的宝贝!只是不知道,到底从哪座山里,才能找到这种神物!”“不行,我得立马发动家人去深山里瞧瞧,万一真找到这种宝物,那岂不是发财了?”几乎是一瞬间,围观众人立马激动起来,犹如被点燃的炮仗,纷纷叫嚷着要去深山中寻找土豆的踪迹。武瞾在听完陈长歌的话后,整个人也僵在原地,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或许只是一个发财的工具而已。可对她而言,能亩产数千斤的土豆,可比万两黄金白银还要珍贵!有了这宝物,大唐百姓能吃饱喝足,能积攒更多的粮食,她便能更有底气的放手施为,提升大唐国力。不论怎样,这土豆她是要定了!待问清土豆的具体信息后,武瞾看向陈长歌的目光愈发热切,若非怕得罪对方,她是真想让隐藏于暗处的护卫们,将他打晕直接带回大唐。这可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有治国之能,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大唐若有他帮忙掌舵,必能在神州之上成为数一数二的王朝!到时候,什么西陵神殿,什么其余几大皇朝,都会被大唐狠狠踩在脚下。只可惜…武瞾眼中闪过一抹无奈,将膨胀过剩的野心压下,恭恭敬敬的朝对方施了一礼:“多谢陈神医指点,朕回大唐后,会立刻命人于大山中寻找土豆踪迹。”“倘若真如神医所言,您便是大唐数千万百姓的大恩人!”“朕,先行感谢陈神医出手之恩!”陈长歌见状,却不以为意的摆摆手:“医分三品,下医愈病,中医活人,上医治国。”“既能为天下苍生贡献一份力量,自也是我应尽的义务!”没多久,庐州城三医之说迅速传遍整个神州,关于陈长歌的言论,很快被各个皇朝的皇帝们听入耳中。有懈怠不堪的,对于陈长歌之言也只是不以为意的笑笑,旋即骂一句狂生,便将相关记录抛之脑后。,!而对于上进勤奋的,他的言论则被反复研读,而有关土豆之言,更是引得无数人深入大山,仔细寻找。毕竟亩产数千斤的粮食,这对于皇朝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很明白。不过这些,都与陈长歌无关。接下来两日,他带着众美继续游玩,自庐州一路南下,没多久便到了太湖之上,几人游山玩水,别提生活多么惬意。太湖古称震泽,内有四十八岛,七十二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辉,有着太湖天下秀之美誉。画舫在湖面缓缓前行,烟波浩淼之中,仿佛置身于仙境,湖水漾起微波,几条小鱼跃出水面,瞬间又潜入水底,显得生机勃勃,却又野趣横生。远处,郁郁葱葱的岛屿好似颗颗绿宝石,镶嵌在银镜之上,一群群倦鸟从水面上展翅掠过,栖息在岸边隐蔽的树丛中。此时正值申酉之交,天边夕阳落下,余晖将霞光撒满整个天地,太湖水面倒映着接天晚霞,刹那间画舫上的众人全都沉沦在眼前的美景之中。陈长歌也被这般霞光景色给震惊住了,半晌回过神,靠在椅背上颇为感慨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番美景,当真美不胜收!”听到陈长歌的话,正在看晚霞的众女全都回过神来,几人俱是钟灵毓秀的绝世女子,自然立马听出陈长歌那句诗词的不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虽说此时刚刚入冬,但南方总归冷得迟一些,说此时还是晚秋,倒也说得过去。此时太湖之上,落霞和孤鹜俱在,秋水与长天共披霞光,这句诗几乎完美的描述了眼前的美景,这不仅让几人对于陈长歌的惊讶,愈发浓烈起来。作为认识陈长歌最早的女人,惊鲵知晓自家夫君才华出众,不管是医术还是武道,对方只要一出手,便能震惊所有人。可没想到,对方在诗词造诣上也如此斐然!真是让人越来越:()医武双绝:陈长歌的综武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