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苏武 > 第165章 可否将令郎借到我这帐下行走(第4页)

第165章 可否将令郎借到我这帐下行走(第4页)

苏武立马呼喊:“快,上酒菜,把营外婺州之人都请进来,安顿饭食炭火!”

喊完,苏武又抬手一招:“坐到近前,烤一烤炭火!”

那王禀当真不矫情,便搬着大帐里的马扎,往苏武跟前去坐,也有话语:“拜谢将军,卑职本是在婺州与杭州边界之处与贼周旋,陡然看到有许多溃兵往新城之处来驻,抓了几人,得知苏将军在湖州大展神威,一万之兵大败吕师囊十万之众,卑职便立马率领部众前来投效,还望将军不弃!”

便是话语在说,又是大礼。

“你部众还有多少人?”苏武问道。

“卑职部下,还有八百余人。”王禀答着,只看先来了头前苏武吃剩下的两个面饼,王禀拿在手中就啃。

苏武听来看来,便知其中之苦,新城,是杭州之南的一个县城,王禀是从婺州通过杭州地界到得湖州,其中危险重重自不用说。

许是翻山越岭,许是昼伏夜出。

江南都打成了一锅粥,唯有这婺州王禀,却能坚持与贼周旋到如今,方腊百万之贼,王禀几百之兵,依旧还在坚持周旋战斗。

这两三个月来,王禀过的什么日子,自就不必多言了。

难怪,历史上的王禀以一个婺州步军都虞侯的小小职位,一战之下,就被童贯看中,直接带到北方去,升任河东路兵马副总管,太原重镇兵马都总管。

这王禀,当真是个狠厉角色,历史上,金军南下之时,北方全线溃败,城池到处陷落,唯有他镇守的太原,坚若磐石。

金人久攻不下,拿王禀一点办法都没有,金人最后与宋廷谈判,宋廷直接把太原割让给了金人,换一时苟安。

王禀接到了圣旨,让他出城投降,他不尊圣旨,继续坚守太原,连金宋都暂时罢兵了,整个天下,还有太原王禀一人,在太原与金人奋战。

八个多月,城中粮草吃尽,牲畜马匹皆无,便是连树皮都吃完了,依旧奋战,不知杀伤多少金人。

最后,城破,王禀便是带着百人依旧巷战不止,杀敌无数,最终身中数十枪捅刺而亡。金人气愤到了极致,便是连王禀的尸,也要反复用马蹄践踏,并最终剁成肉泥。

苏武就看眼前之王禀,正是一脸坚毅,饿急了啃着面饼,脸颊之间,咬肌上下在动。

苏武开口:“你放心,既是到得我这里来了,我自待你如自家兄弟,江南今日多怯懦,唯有虞侯真豪杰。”

王禀闻言一愣,看向苏武,他年纪比苏武大许多,甚至他的儿子此时也不小了,王禀已然五十出头岁,五十多岁,小小官职……

他本是个硬汉,却是苏武如此一语,王禀竟是起了动容,拱手一礼:“将军……”

苏武点着头:“吃,多吃,水也来了,你既到我这里来了,想来你麾下八百人,定都是悍勇效死之忠义,钱粮与我麾下无异,甲胄军械兵刃,自当也与你最好的,我当还为你往枢密院去报功,便属你是江南抗贼第一功!”

苏武于私,当拉拢人心,于公,更是要让王禀这辈子值得。

王禀脸上动容更甚,竟是有一把泪水在眶,这段时间,他过得太苦太难,他的那些上官,大多难以言说,否则也不至于让他一个步军都虞侯领了兵马。

他领了兵马,转战周旋两三个月,为何这些兵马又对他王禀不离不弃?

不必多言,只因为王禀昔日,对军汉贴心有恩,人品贵重。

哪怕历史上,他一人坚守太原,何以圣旨都可不顾,麾下军汉依旧对他不离不弃?与他同生共死?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这般的王禀,当真怎么夸都不为过。

便听王禀来言:“今日得见将军,卑职才知,这两月之苦,不白受,苏将军再受我一拜!”

苏武连忙就扶,直把王禀扶上座去,想来历史上,王禀也是这么遇到童贯的,童贯当时应该也是感怀不已,如此才重用王禀在身边。

历史上更是王禀第一个打进了杭州城。

苏武更知道,江南婺州之人,从来善战,婺州何处,金华市所在之处,更是义乌所在之处。

哪怕到得明朝,南征北战之戚继光麾下,戚家军,也是义乌兵为主。

此时,苏武其实激动不已,本就是来参加这场风云际会,风云际会第一个人,王禀已然出现在眼前。

苏武起身来:“王虞侯,当一起去看看你麾下兵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