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呀?妇联的徐主席呗。
徐主席为什么要管这事儿?她又不是教育口子的。因为这涉及到妇女的教育权益问题呀。
傍晚下了班,叶菁菁去食堂打了卤猪蹄。
这也算食堂的一道特色菜了,卤出来味道相当好。
那时候最有意思的是大学新生刚来报到的第一天,吃的是大锅饭。
跟团旅游吃餐一样,八人一桌,随机组合。只要人凑齐了,就可以开动。
结果那天大盆里装的就是卤猪蹄。
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男生一个比一个矜持,生怕自己抓着猪蹄啃,形象不雅观,叫人看不起。
结果还是外语系的时髦姑娘们带头大快朵颐,一张张餐桌上的猪蹄才告罄。
女大学生们都快笑疯了。
别看这些男同学一个个人五人六的,实际上,虚得很。
叶菁菁买了满满一大饭盒的卤猪蹄,用网兜装着,骑车去了徐主席家。
她到的时候,阿姨正在做饭,瞧见猪蹄便乐呵:“这个好,那我再炒两个小菜。”
徐主席也是刚回家,见状摇头:“你也真是的,来就来呗,还带什么吃的。我家还能少你一口饭吃?”
她看到叶菁菁是真高兴。
作为领导干部,她的消息当然要比老百姓灵通。虽然现在上面还没发公告,但她今天已经知道:“大学要扩招了。小叶啊,我估计照你的成绩,肯定能被招上。”
叶菁菁笑容不变:“徐奶奶,我就是为这事儿来的。”
徐主席开始犯难。她不在教育口子上工作,关于大学招生这事儿,她使不上劲儿。
好在对面的姑娘开口就是:“我觉得现在这个招生政策,对女同学非常不公平。”
徐主席先是松口气,人家不是来找她走后门的。
旋即她又疑惑,“这怎么就不公平了呢。你放心,我打听过了,这回只要不是三种人,都不影响招生的。”
“我不是说这个,徐奶奶,我讲的是这个走读政策,对女同学非常不公平。”
徐主席跟不上她的节奏,都茫然了:“这怎么就不公平了。招生还分男女啊?”
“招生是不分,但是走读的话,郊区农村和其他城市的女同学不敢来啊。”
“尤其是农村的姑娘,她们家在城里能有什么亲友可以投靠?没有亲朋好友接待,她们放的学晚上去哪儿睡觉?”
“如果是男同学的话,家长还能狠狠心,随便让他们在哪儿凑合。反正男同志,也不怕他们出什么事。”
“可换成女同学,谁家家长心敢那么大?女同学自己也不敢啊。一不小心遭了罪,那可是一辈子的痛苦。”
徐主席大半辈子都在做妇女工作,闻言不由得皱起眉毛。
她细想想,叶菁菁说的果然在理。
女同志,尤其是年轻的女同志,独自一人在外,那就是天然的猎物。
脱离了学校的保护,她们实在太容易被侵犯了。
叶菁菁又强调:“农村女孩子上个学多不容易呀。”
为什么主席要说妇女也顶半边天,而不是说男人要顶半边天?
因为现实是,眼下女性社会地位依然低于男同志啊。
以农村为例,在没有高考的年代,即便几乎每个公社都有自己的高中,可你只需要进去看一看,就会发现,农村高中男生占了绝大部分。
女孩子,家里只要求她们上几年学,能识几个字就行了。
她们当中绝大部分,根本就不会被允许读高中。
农村生产队又为什么非得设妇女队长这个职务?就是因为基层领导中,女同志太少太少,少到不得不强行安排必须得有岗位是女同志上。
徐主席见多识广,想的自然深。
她到现在的思维模式,还停留在大学生社来社去的阶段,故而面色更凝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