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昨晚老田家的媳妇闹了一晚上,那声音闹腾的哟!”
“嗐!隔老远就听到了,要闹离婚呢!”
“要我说他家媳妇不咋地,也没听说老田家儿子外边有人啊,这么安生的日子她都过不明白。”
“是啊,老实人忍久了不想忍了吧。”
……
村头老槐树底下聚了好几个媳妇,都在讨论田大哥和徐红霞离婚的事情。
宋贞听了一耳朵,没发表任何看法,抱着自己的篮子正眼走过去,身后还跟着林江。
今日要分家,索性请一天假,林江林河不上工,家里两个儿媳妇清点东西,把东西一分四式,林秀的东西都放在宋贞这里。
前几天从林老太太那要回来的一千二百块宋贞不分,要留着盖房子。
交待了几句张小兰,宋贞便和林江出门了。总归墙那块空着个大洞不是办法,先拉来两车青砖补上墙才是正事。
也是巧,母子俩赶到窑洞,又遇到那个特别有力量感的小哥。
“婶子,嘿!您又来了!”窑砖小哥抬起头爽朗地露出一个笑容。
“是啊,我们家墙坏了,不能让它塌着过年吧!先拉两车青砖把墙砌好过个好年。”宋贞笑眯眯,拿出放在篮子里的肉沫饼子,递到了小哥面前。
小哥当即摇头摆手,宋贞也没和他客气,包好放在小哥的排车上。
民风淳朴,村里一家盖房子都是找村里人帮忙的,也不需要给工钱,管饭就成。她出来的早,也不好让小哥饿肚子,况且她要了十几车的砖,还是要麻烦人家的。
“好吃的,自家做的!对了小哥,这是我大儿子林江,待会和你一块把砖拉回家,工钱已经结给王叔了,你可以放心。”
宋贞真诚,劳动人民赚钱不已,拉一车砖才赚四毛钱,从这个村子再到隔壁大钟山村,三公里的路,挣得是辛苦钱,没必要和人计较吃食。
小哥憨厚一笑,心里暖暖的。
他这人嘴笨,也不知道说什么,只点头感谢。
捆好一车砖,他在前面拉,宋贞和林江在后面推,比他一个人拉车的速度快了两倍。
卸到院子里墙角,林江和小哥喝了口水接着去拉第二车,宋贞没跟去,院子里两位叔公已经到了。
在屋子里整理了一下着装,家里的粮食,桌碗瓢盆都整齐地摆在院子里,两位叔公还以为林家是闹啥别扭,出言劝了宋贞。
“守纪媳妇,好端端的分啥家啊?眼瞅着这日子越过越好,能不分家还是不分家吧!”五叔公一脸语重心长。
七叔公在旁边抽着旱烟,没说话,他们老一辈的都不想看到一家人离了心的场面。
守纪他娘做事过分,姑且不论。
但守纪媳妇是个拎得清的,怎么也这么糊涂了。
宋贞给两位叔公不紧不慢地倒好糖水,“两位叔公,孩子们都大了,我也老了,有些事我觉得要给年轻人机会。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不能所有的事都操着心,我也累了。”
“分家让孩子各过各的,小家也舒心,我也没那么累。”
“我们家也没出事,钱我到没多少,问过孩子们的意见了,钱不分,留着年后把房子盖好,一家人住在破老宅里也不好看。”
宋贞不是强装冷静,条理清晰地说出了原因,小辈们也没吭声,两位叔公一看这情况,也没啥好说的了。
“行,那咱就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