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赵高更是眼前一黑。
尽管知道自己已然必死无疑,可当自己摊上的事儿越来越多时,这心下也是难免更加拔凉。
他估计是死不痛快了。
想要咬舌自尽,可嬴政早已派人堵住了他的嘴,想要一头撞死,但身边侍卫按着他的肩膀,连动都动不了。。。。。。
赵高现在是痛苦万分,真恨不得找个痛快去死。
连痛痛快快去死都成了奢望。
只能不断朝嬴政磕头,希望嬴政能网开一面,现在就把他杀了吧。
但嬴政不为所动。
他的怒火还无处发泄,怎么可能就这么便宜了赵高!
这时候章邯等人也是冷汗连连,心中不好的预感越来越强烈,虽说可能有些地方“情有可原”,但这投降。。。。。。
所以他究竟是投降了还是没投降?
【司马欣这么说,陈馀也给章邯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写得很有技巧,大概意思是——白起是秦国大将,南征攻陷了楚国的国度,迫使楚国迁都,北征屠灭了赵括的军队,坑赵于长平,打下的城池,夺取的土地,数都数不清,大功无数,可结果怎么样呢,还不是惨遭赐死。】
【还有蒙恬,也是为秦将,在北面赶跑了匈奴,还在河套以及榆中开辟了几千里的土地,结果最后仍是被赐死在阳周。】
【这是因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战功太多,功劳太大,所以被杀了。】
【而现在章邯已经领军三年了,秦军士卒的伤亡损失多达十数万,可诸侯起义却依旧越来越多,再加上赵高恐怕也会将罪责都推给章邯,且章邯在外多年,也许朝廷中和章邯有嫌隙的人就变得更多,到时候能站在章邯身边的人又能有几个?】
【所谓是有功也被杀,无功更被杀,上天要灭秦,那还不如一起掉头攻打秦国。】
【与其做亡国之将,不如和诸侯联合,一起攻秦,到时候共同分割秦地,自立为王,总比举族被杀强。】
章邯真的要汗流浃背了。
另一边蒙恬也是一脸难言,怎么还拽上他了。。。。。。
两人立即又朝嬴政表忠心,嬴政挥了挥手,看了章邯一眼,开口道:“倒也并非没有苦衷。”
这会儿章邯多少有些“感谢”赵高了。
要不是赵高在前面顶着,恐怕天幕说的这些,也够他死一次了。
【其实章邯也很矛盾,犹豫不决,因为赵高那边实际上还没有真正的翻脸,可司马欣的话,也让章邯心里没底,加上现在秦军的确是被项羽打得屡屡退却,综合形式对秦军,对他而言都是不友好的。】
【所以章邯准备先派使者去项羽那边,订立投降的和约条件。】
【这个时候,章邯已经和项羽僵持将近半年之久了。】
【不过这一次的约降没有谈成,项羽的亚父范增分析,说章邯等人的家属都在咸阳,现在秦军还是势大,人数多,败军加在一起也还有二十多万,所以这投降书并不稳妥,应该趁章邯等将士动摇和松懈之际,再给予一次痛击才是。】
【于是诸侯联军形成对章邯军队的背后包抄,项羽则率领全部兵马,对章邯展开了总进攻,在污水再次将秦军打得打败。】
【这一次,章邯不得不再次派人来约降,当时项羽召集人来商议,说粮草不足,所以准备答应这一次章邯想订约的请求。】
【看看这个前提条件——粮草不足,所以遂许其降。】
【那是否在粮草充足的情况下,项羽对章邯,对这二十多万秦军就不是这个态度了?】
【这也许不是无的放矢,毕竟项羽之后进入关中所做的一切,大多都很为人诟病,他对秦国是有恨的。】
项梁原本听得很舒畅,但到这里却骤然一顿。
——为人所诟病?
这是什么意思?
他这侄子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