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在长州呆着,那些商人也不敢过来。
江盛为今之计,只能暂时撤出长州,慢慢发育,这个意外完全打破了他的规划,还让他丢了大脸。
全天下都在看着朝廷对流民的应对手段,结果他不战先退,这是将朝廷和他的脸面,一起扔地上踩。
江盛退意刚出,座下数位幕僚都劝他,哪怕是将这一万新兵都扔在战场上,也绝对不能带走。
“州牧不如先派人去甲辰山将大公子救出来,甲辰山上的土匪,应该没办法将物资全部消耗一空。”
说话的人不是江盛的幕僚,而是长州原都尉手下司马,都尉已经殉城,长州只有一位司马可以用了。
第036章诗才
江盛犹豫不定,他已经失去过一个儿子,并不想再失去一个。
但话又说回来了,儿子重要,还是他这个老子重要?
答案毋庸置疑。
“长州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鄙人不才,得圣上青睐,被选定为长州州牧,身为一方官员,自是该倾尽全力,拯救长州的百姓。”
江盛一拍桌子,决心已定。
儿子,他确实只有两个,但他还年轻,他还能再有,于秋月不能生了,有的是女人给他生。
可是像这种领兵在外,成就一方威名的机会,少之又少。
况且他的决定,影响的不止自己一家,若是他能成事,跟随他的手下都可以鸡犬升天,若是他败了,江家不一定能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之中茍延残喘,到时候别说他儿子,连他都不一定能保住性命。
所以,他不能回头,只能往前走。
江盛也没有完全放弃儿子,他让长州司马带了一千人,往甲辰山去了。
用他的原话说,甲辰山的事,属于清江城,而清江城严格来说隶属于原州,像是剿匪这等大事,需得与当地官府多沟通,带太多兵马前去,当地的官员会怀疑是有意威慑。
他绝无此意。
长州原司马尉迟光一脸激动地应下了此事,状似一副得了上官赏识的模样,他出身寒门,原本在长州并不受重视,只因他习武天赋和领兵打仗的天赋实在是高,这才走到了司马一位。
能有人赏识他,他理应感恩戴德。
这些大人物,估计个个都是如此想的。
“父亲,我们离开长州,还会回来吗?”
尉迟光回头看向与昔日记忆里,全然不同的城池,眼神光芒忽明忽暗,他自少年时期起,就在这座城池中生活,一晃三十年过去,城池落败,里头的亲友故旧,更是飘散天涯或去了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