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失魂落魄地走着,没注意到纺织厂宣传栏里贴上到报纸,角落里的名人名言印着:
一个人的后半辈子均由习惯组成,而他的习惯却是在前半辈子养成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
报纸在阳光下晕染出金光,而她却一步步走进阴影。
第33章当培训老师哎哟,好事儿
叶菁菁到底是异时空来客。
她完全低估了,1977年,在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究竟能够引起多大的震撼。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全国报纸杂志,估计有九成都停刊了。
到了1973年,才有部分大学学报开始复刊。
而且在政治挂帅的引导下,这些报刊的版面也基本被转载中央政治文件,以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即“两报一刊”)的重要社论给占据了。
这就意味着,留给普通文章的空间,大大缩小了。
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叶菁菁这么一个平平无奇的纺织工,能够在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自然引发了全厂轰动。
不管是上夜班还是去食堂吃饭,多的是人特地跑过来,就为了看她一眼。
搞得她都怀疑,再这么下去,自己会被直接看成猴。
王凤珍三人笑成一团,说她胡说八道,没这么漂亮的猴。
“你也不看看,现在多少男同志都偷偷看你。”
方萍暴露了自己隐藏的八卦属性,伸出了两只手,左右翻翻:“我数过了,起码有20个。”
王凤珍傲娇地强调:“他们啊,迟了,都到后面排队去吧。谁让他们不早点发现,我们叶菁菁同志的优秀。”
方萍猛点头:“就是就是,早点干什么吃了。”
田宁的警觉性最高,认真地告诫叶菁菁:“你可得睁大眼睛看清楚了,千万不要迷花了眼。这些人,未必是因为你优秀,说不定就是看上你家里了,想吃绝户!”
话糙理不糙。
那天在食堂里,叶菁菁主动暴露家境——她家随随便便送一回礼,就是10瓶罐头,3罐麦乳精,两斤绿豆糕,一斤大白兔奶糖。
当时,田宁便觉得食堂瞬间雪亮。
亮的全是大姑娘小伙子的眼睛啊。
猛然发现身边有个白富美,小伙子们怦然心动,大姑娘们也不逞多让。
毕竟她们自己没条件,可自家还有兄弟呀。
娶进门一个阔嫂子,亦或者是有钱弟妹,那就是抬进了一座金山。
最棒的是,只要有心的人,便能调查出来,叶菁菁是独生女儿,她爸爸还没兄弟,只有一个姐姐。
这就意味着,没有侄儿和女婿争财产。
可谓是吃绝户的最优选。
王凤珍和方萍都被说得毛毛的,前者更是搓着胳膊强调:“现在又不是旧社会,不兴这一套的。”
田宁冷笑:“你当是共产主义社会呢,龌龊的人多了去。”
然后叶菁菁等人,就听了一耳朵,关于如何算计儿媳妇家产的故事。
乖乖,谁说六七十年代的人淳朴来着?
但凡有人类这种智慧生物存在,那必须少不了八百个心眼子。
想想也是,真遍地淳朴,人人相亲相爱的话,党爱芳又是被怎么算计丢了工作的?
“放心啦。”叶菁菁安慰小伙伴,“这种事情肯定不会发生。”
不说她,哪怕原主穿越回来,叶友德的钱也不可能落在女婿手上。
“因为从小到大,我爸眼里只有卢少婷这个外甥女儿。”
叶菁菁趁机给小伙伴们打预防针,“以后你们也留个心,省得我爸利用你们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