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顺利地答完了题,还热情地带领其他考生一块儿去食堂吃饭,中午甚至睡了一觉,下午三点钟才走进面试考场。
这一回,监考老师只简单问了几个专业问题,她都答了出来。
到最后快结束的时候,过教授突然间发问:“你是怎么想起来考化学研究生的?”
叶菁菁感觉好懵逼呀。
不是,教授,这个问题应该问你自己啊。
是你当初主动说要收我当研究生的。
事实上,对叶菁菁而言,考哪个专业的研究生,她根本就不执着。
如果最初是物理系的教授说会收她,说不定她就留在物理系了。
到哪儿干活不是干呢。
但有些话能私底下说,不能拿到明面上讲啊。
叶菁菁深吸了一口气:“因为我希望我们国家能够尽快打破技术壁垒,能够自己独立生产所有我们想要的东西。”
“我们国家底子薄,又一直被技术封锁。资本主义国家封锁我们,苏联也对我们虎视眈眈。我们想要任何新东西,都得花费大量外汇,想方设法求着人家购买。”
“我们的学校实验室里头,不少设备,哪怕在国际上来看,其实已经落后的设备,我们都生产不了,不得不找渠道从国外购买。”
“可外国知道我们自己没办法生产,所以想办法刁难我们不说,还要把价钱抬得高高的。”
“可是我们国家目前有什么手段挣外汇呢?我知道的有出口水果肉类罐头,有出口加工服装。工人和农民,辛辛苦苦的,汗流浃背,好不容易生产出这些,然后又被压着价格出口换来外汇。”
“可我们的农民,自己舍不得吃水果,自己舍不得吃肉。我们的工人,每年同样只有那么一点布票,甚至不够做一套新衣服。”
“是他们一直在牺牲,辛辛苦苦地挣外汇,来支持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
“我希望是反过来的。我们自己能造了,能造得很好。就不用去外面看别人的脸色,不用花大价钱去买。不用工人农民那么辛苦。”
“我们造出来了,把价格打下来了,就能打破世界经济的垄断格局,就能让全世界的劳动人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科学技术应该造福于人民大众,而不是垄断在资本家的手里(注:修正主义的概念在当时就是指苏联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他们剥削人民的工具。”
“时代在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更是生产资料。人类历史的每一个阶段,垄断生产资料的人,都会成为剥削者。”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就是要打破这种垄断,让科学技术这个生产资料,掌握在劳动人民手里,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好。”
其实她的答案根本没到点子上。
因为完全没有显示出她选择化学,而不是其他专业的原因。
哪个专业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哪个专业又不该造福于人民呢?
可是在场的监考老师们,谁也没有取出他的问题。
过教授甚至激动地拍案而起:“好!就是要有这个志气。”
“我们科技工作者,我们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的一份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脱离了人民群众,我们就是无水之源,无根之草,是不可能成长为顶梁柱的。”
旁边的监考老师被他这一拍桌子,惊得半天才反应过来,赶紧拦着:“老过老过,你就别拍了啊,学校已经没几张好桌子能用了。”
小礼堂里头发出了快活的笑声。
只有知识分子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激动。
长期以来,知识分子是一个贬义词,俗称臭老九。
直到今年三月份,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提了两个论断。
一个叫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另一个叫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前者承认的科技工作者的社会意义,后者为科研工作人员提供了政治身份保障。
在这时代,这种来自中央的肯定,不可谓不鼓励人心。
过教授尴尬地收回手,朝叶菁菁点点头,示意她:“你可以出去了,喊下一个进来。”
这个时代的面试没有严格的进口和出口制度,考生就是同一扇门进出。
不过有人在旁边看着,倒不至于让考过的和没考过的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