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普遍缺油缺糖,普通百姓根本不会在意是不是在过了中秋节之后,才收到月饼做礼物。
王奶奶正拎着煤炉准备烧晚饭,看到母女俩出门,还伸头问了句:“爱芳,你们这早晚(方言,这时候的意思)去哪儿啊?”
叶菁菁替她妈回答:七六留五岭爸爸尔唔“去看我妈的亲戚。”
母女俩都出筒子楼了,王奶奶才跟另一位邻居大眼瞪小眼。
党爱芳能有什么亲戚啊?
说句不好听的,但凡她有个娘家人,叶家姐弟也不能这样往死里欺负她。
党爱芳坐上了女儿自行车后座,还要强调做人的清白:“徐主席不是我亲戚,我们穷归穷,做人要体面,不能硬攀亲戚。”
叶菁菁一个白眼翻上天:“那你要怎样?要怎么解释你们的关系?”
明明一句话就能简单含糊过去的事情,你这会儿较什么真?
真该你较真的时候,你怎么嗓子跟被毒哑了似的?
党爱芳又卡壳了,只能呼哧呼哧地生闷气。
“坐好了!我加速了!”
叶菁菁加快速度,一路骑到了淮海路。
乖乖,不愧是建国前就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人家住的地方,门口是有警卫员站岗的。
她们这样的,根本进不去。
党爱芳平头老百姓一个,又曾经是提不上嘴的身份,本能恐惧这样肃穆的气势。
她紧紧抓着女儿胳膊,咚咚咚地打起退堂鼓:“走吧,走吧,我们还是回家吧。”
“回什么家?!”叶菁菁一瞪眼,甩开了她的胳膊。
门禁严才好啊,省得不管什么猫三狗四都往上凑,又把党爱芳拽回原先的生活环境。
没错,就冲这门口站岗的警卫员,她也绝对要把党爱芳打包塞在这里。
作为新时代的00后大学生,从小在街上碰到警察叔叔、消防员叔叔、解放军叔叔,连高考在考点瞧见特警,都要跟人家合个影的存在,叶菁菁天然不怕穿制服的人。
她虎了吧唧,直接噔噔噔跑去门卫处敲门。
“同志,妇联的徐主席以前救过我妈的命。后来我妈一直很想感谢她,但怎么也碰不上面。这次,我们好不容易打听到了,我们就想上门,亲口跟徐主席说一声谢谢,告诉徐主席,现在我妈生活得很好。”
门卫立刻笑了。
世人都喜欢看乐善好施的故事,尤其是被帮助者因此改变了命运,哪怕伸手的人不是自己,在边上看着,知道受助者知恩图报,心里也是欢喜的。
说白了,人性向善。
善有善报,才算是被世界温柔以待。
门卫笑容满面,点点头:“你等一下啊,我给你打个电话问问。”
党爱芳又伸手上来,要拽女儿:“行了,别给人添麻烦。这早晚跑来,要上人家蹭饭吃啊。饿死鬼投胎哩,丢死个人。”
眼下正是下班放学的点儿,不管谁进大门,都要扭头瞅她们母女俩一眼。
不搭啊,这一看就不是住在高级干部住宅区的人,这是谁家又来老家的穷亲戚了?
人家的目光未必有恶意,可落在党爱芳身上,她却觉得跟被针扎似的。
在黑暗中待久了的人,看见光都刺眼睛。
她恨不得能原地挖个地洞钻进去。
叶菁菁却皱眉毛,低声呵斥党爱芳:“干嘛呢你?就是要这个点儿。怎么?你能伺候叶秀芬家几十年,你还不能给你救命恩人烧顿晚饭?”
党爱芳还是想逃跑。
母女俩僵持的时候,门卫处又传来一嗓子:“同志,你们叫什么名字?家在哪儿,还有单位啊?”
叶菁菁立刻警告地瞪一眼党爱芳,扬起笑脸回应:“我妈叫党爱芳,在家。我叫叶菁菁,在市纺织三厂上班。”
又过了不到一分钟,门卫走出来,点点头:“行了,徐主席让你们过去。”
说完,他伸手招了招,旁边一位年纪比叶菁菁还小的士兵,过来领着母女二人往里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