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七零夜校女教师 晋江 > 190200(第7页)

190200(第7页)

六块钱一本的英汉字典,新华书店一上货,秒光啊,瞬间卖断货。书店连着补了好几次货了,照样供不用求。

除此之外广播台的英语节目也是大家的心头宝。

一道英语节目播放的点儿,学校里都静悄悄的,生怕打扰了学习。没有“砖头”也没有录音机的学生,就指望着这段时间学英语呢。

叶菁菁又伸手操场上,靠着图书馆的书亭:“你看那个英文经典作品集卖得多好。”

英文经典集就是叶菁菁找外语系老师编写的那本。

说起来,这事儿也挺逗的。

正常情况下,编者肯定愿意书摆在书店正常发售里,否则不成了非法出版物了嘛。

但这时代,大家就没非法出版物这个概念。

哪怕前些年打击手抄本,也是因为手抄本的内容,而不是手抄本本身的存在。

加上大学老师顾虑也挺重的,毕竟文·革还没过去多长时间,他们也害怕自己选出来的英文经典著作,会被扣上一顶宣扬资本主义的帽子。

比起堂而皇之地摆在书店里卖,把它当成一种为大学生准备的课外读物,似乎看上去更低调一点。

于是在这种背景下,《英文经典著作选集》这本书没有走正规出版路线,而是以讲义的形式,从印刷厂直接出来了,进入了大学的书亭。

工人夜校这边当然欢迎了。因为如果要走正规出版物,从新华书店走货的话,那肯定要分给人家发行费。

夜校穷怕了,从他们手上抠一分钱,那都是要了他们的老命。

不如直接跳过新华书店,就在西津的大学卖。

薛琴手上事多,不可能所有事都自己盯着。

她只记得那个英文经典读本刚印出来没几天,卖的很好吗?

叶菁菁伸手指着排队的人群:“怎么不好?你看看,起码一半的人都在买呢。你问问王凤珍和方萍,保准他们学校也卖得很好。”

为了方便大学生的买书,现在几乎所有高校都设置了书亭,也算是校园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而且不仅大学生会在书亭买书,周围的居民,甚至还有人大老远跑过来买。

因为他们相信大学生严选,认为大学生看中的书,绝对是好书。

叶菁菁信心十足:“你等着吧,马上就得加印。”

“不可能!”这事儿薛琴记得,“印了五千本呢,那可能卖得这么快。咱们西津城能有多少大学生啊。”

“除了西津,就没其他地方有学生了?”叶菁菁提醒她,“你别忘了,去年高考,全国招了27。3万名大学生。除此之外,还有工农兵大学生,还有研究生,加在一起,绝对超过百万了。他们之中,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买,那也要十万本呢。”

她又掰着手指头,“还有周边居民购买的,想自学英语的社会青年购买的,加在一起,几十万本都不成问题。”

薛琴叫这么大的单子砸得头晕眼花,半晌才回过神来:“不对呀!我们怎么把书卖到其他地方去?”

叶菁菁不以为意:“怎么卖夜校教材,就怎么卖它呗。”

薛琴的眼睛珠子都要瞪出来了:“那能一样吗?我们卖教材,是给全国各个县的知青办写信,问人家要不要书。”

为了增加他们教材的竞争力,他们夜校还特地把报道纺织三厂考了176名大中专学生的报纸,印了一万份,随着信件寄过去。

说实在的,有点儿羞耻有点儿尴尬。

只是随着汇款单过来的订单,又让薛琴忘记了羞耻,只觉得红光满面。

但是——

“大学里全是大学生,谁稀罕我们这点儿成绩啊。人家都不认识我们的,怎么会买英语经典著作呢。”

“那西津的大学生怎么会买?”

“那是因为西津大学外语系搞出来的,有招牌在。”

“卖到其他地方去,招牌就不在了吗?”

薛琴脑袋瓜子有点打结,说话都结巴起来了:“我们就给一家家大学写信,问他们要不要书吗?写给谁,谁收啊?”

“你等着。”叶菁菁冲她眨眼睛,“山人自有妙计。”

她抬手看了眼时间,估摸着大家差不多都吃过晚饭,该回去干活的都回去干活了。

她跑到校办,直接掏了五块钱,跟领导提要求:“主任,我们借用一下电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