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有钱,经费充足,那也就算了,失败乃成功之母嘛。
可没钱啊,穷啊,那当家做主的人可不得一分钱掰成两瓣花。
你得告诉领导,这事儿能成,我拿出证据证明它成了,然后领导才敢在你的申请上签上自己的大名啊。
何教授还是摆手:“你高估我们的工艺水平了。实话实说,真是没眼睛看。”
“那也敲出了原子·弹。我们缺的是——”
叶菁菁想了半天才找到一个词,“品控,产品品质稳定,大规模生产的能力,规范化生产。”
何教授点头:“你也晓得呀。”
“我们之所以缺乏,是因为提出要求的方向不对。”
叶菁菁强调,“我们搞攻坚克难。国外有个什么什么技术了,我们得证明我们也行。”
“我们成立一个小组,把相关的专业人士聚集到一起,不惜任何代价,把这项技术给攻克下来。”
“好,成功呢。接下来怎么办?把这项技术锁起来,放好了,证明我们就是有这个能力。”
“技术应用呢?没有。”
“然后与此同时,国外这项技术因为应用要求不断提高,技术跟着上涨。我们又被甩在后面了。”
“接下来,我们再按照国外的标准,重新组建团队,再一次攻坚克难,达到这个技术强度,接着把技术锁起来吃灰。”
“久而久之,这项技术就是实验室产品,一直没有应用到生产中去。那生产技能怎么可能会提高呢?都没上生产这个步骤。”
“但是现在搞体外动物细胞培养不一样啊。教授您也知道,这个应用范围非常广,国外搞得如火如荼,国内后面不管是大学,还是药厂,农业和医学都能用到。”
她之所以把农业和医学拎出来说,是因为现在的生物系有个口号就是服务农医,后两者是直接跟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既然能用上了,而且用得多,那工厂方面自然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开始学人家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稳定产品质量。”
“实话跟您说吧,上次说去日本的,就是去学他们的生产管理技术。你看这边,大学实验室把技术给攻克下来了。那边,工厂的生产管理跟上去了。到时候两边一起发力,这个体外细胞培养不就动起来了嘛。”
何教授听着,只能感慨,年轻人什么都敢想。
他们好像从来都看不到现实的困难一样。
可正因为如此,他们无所畏惧,他们没有条条框框。
叶菁菁说着说着,眼睛瞥到了自己的手表:“哎哟,教授,我还有点事儿,我先走了啊。那个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现在就开始搞啊。”
她要走了还不忘给人支招,“要查外国资料的话,这么多学生呢,刚好给带上,教大家怎么搞科研啊。”
反正恢复高考后,各家大学各个专业都在摸索教材。
学什么,怎么学,都是可以商量的事儿。
谢广白也跟何教授打了声招呼,赶紧追上叶菁菁:“你干嘛去啊?”
“找薛琴啊。”叶菁菁理直气壮,“这个点儿,我在不过去的话,她下班回家了,我再过去就不方便了。”
谢广白当真一整个大无语:“那我干什么啊?”
“找资料啊。”叶菁菁一脸理所当然,还把自己的借书证塞给他,又安抚了他一把,“回来我给你带冰豆花。”
这可是纺织厂食堂的新产品,豆香味十足,好吃得很。
谢广白没办法,只能点头应下:“那八点钟我过去接你。”
叶菁菁在学校门口买了两只梨瓜,然后坐上公交车跑去纺织三厂。
一见到薛琴,她立刻把人脑袋扭过来,先发制人:“你个没良心的,我要不当自己是夜校人,我当初为什么志愿全报西津的大学?”
薛琴还气鼓鼓的呢,直接怼回头:“谁知道你留在西津是不是为了谢广白!”
“呵!我报北京的大学,他不能报啊?他本来就要考研的。是北京的大学不招研究生吗?”
薛琴的眼睛珠子都快瞪出来了,难以置信:“他……他家在西津啊!”
叶菁菁奇了怪了:“北京的大学生都是北京本地人吗?”
薛琴觉得她没说到点子上:“那他就是跟你走诶。”
“有什么问题吗?”叶菁菁理解不能,“两个人要想在一起的,那肯定是一方将就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