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奶奶,我弟让我动所有人脉促成此事。”张盼娣有些担忧的说道:“我下午问过银行的朋友,8ooo亿日元大概能换53亿镁元,相当于186。7亿RmB。这么多钱,我平时还要上班,哪有时间去促成啊!”
“这还不简单!”杨奶奶略显激动的说道:“你让那个華英雄公司派人来都,你给他们介绍像我这样的老同志,然后由我们去跟華英雄公司的人谈具体事宜。”
张盼娣皱眉,“可是,我认识的老同志不多……”
恰在这时,张盼娣的手机响了。
张盼娣歉意起身,接通电话,问道:“喂,侯主任!”
港澳办主任侯磊的声音在听筒中响起,“张秘书,我想跟你确认一下,你下午说的那个投资电话是不是真的?”
“这个……”张盼娣迟疑了,因为这事来得有些突然,但想到她弟的那句话,遂回复道:“应该是真的,我弟也知道这件事。”
“那就好!”电话另一头的侯磊笑道:“是这样,我父亲听说这件事后,很感兴趣,希望给那些牺牲的战友修缮一下陵墓,还想在曾经的根据地修建纪念馆,你看行不行?”
张盼娣愣了一下,忽然想起这个主任是前年空降过来的,他父亲之前的职级恐怕不低……
在听到侯磊再次追问后,张盼娣才回过神来,按照杨奶奶刚才的提议,说道:“侯主任,这件事等我把那个華英雄公司的人请来都确认后,再答复你,你看怎么样?”
“好!我等你的消息!”说着,电话那头就挂断了。
杨奶奶一边喝茶,一边等着张盼娣的下文。
张盼娣思考了一会,才展颜笑道:“我大概明白我弟的意思了。”
“哦?”杨奶奶饶有兴趣的问道:“说说看!”
张盼娣坐到沙上,也端起了茶杯,“刚才打电话的,是我们港澳办主任,他说他父亲对这个投资很感兴趣。”
“按照您老刚才说的,给華英雄公司介绍老同志,由老同志去跟華英雄公司谈。”
“而我认识的老同志不多,但我可以通过这件事,现周围认识的人背后,有没有这样的老同志。”
说到这里,张盼娣与杨奶奶同时端起了茶杯,喝茶不说话了,因为后面的话语太功利了些,不适合说出来,只需意会即可。
…
又过了两天,远在日岛东都的欧燕子给张和平打来电话,说是招了6个赴日打工的内地人,将在今天下午去都谈捐资修缮烈士陵园、修建抗战纪念馆的事。
“欧总!”张和平想了想措辞,说道:“这种捐资可以灵活一些,不用局限在陵园、纪念馆两种事物上,你可以把它当作是日岛人的赔款,有问题随时跟我沟通。”
“好的,张先生!”欧燕子在电话另一头笑道:“我招的内地人里,有3个是魔都的,他们建议我去南京纪念馆看看。”
“这事随你!”张和平笑道:“只要你能赶在年前把钱花出去。”
挂断电话后,张和平看向了坐在沙上的沈毕,这个鹰国老头在去年退休时,被鹰王封了个爵士。
现在,他虽然接受了张和平的返聘,依旧担任汇峰银行的董事长,但心思却在鹰国那边。
这不,为了张和平之前说的控股皇家兵工厂一事,这老头又上门来拜访了。
“沈董事长,不是我不想控股皇家兵工厂,而是这件事急不来!”张和平将电话放到茶几上,翘起二郎腿,左手撑在沙扶手上,身体偏向沈毕那边,正色说道:
“我前年向鹰国伦都股市投入了1o亿镁元,今年又投入了5o亿镁元,最近还要把卖黄金的6。8亿镁元投进去。”
“有这么多资金投入,控股皇家兵工厂只是时间问题。”
汇峰银行董事长沈毕点了点头,一脸和善的笑道:“张先生,你能不能在媒体上一则消息,表明你接下来准备投资鹰国房市、股市?”
“时机没到!”张和平摇头,“沈董事长,你们想复制日股反弹,先得让鹰国也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比如银行的利率降到2%,然后像日府那样减税、给予现金刺激消费等等。”
“再有就是,要等日岛房市、股市的行情过去后,才有机会把日岛那边的外资吸引去鹰国。”
“这也是我在伦都股市投入那么多钱,却没有动弹的原因。”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