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齐朝的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拧出水来。南疆的乱局如同一团难以解开的死结,让满朝文武焦头烂额。大臣们每日都在忙碌地商讨着支援南疆的诸多事宜,调兵遣将、筹备粮草,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然而,就在所有人的精力都被南疆之事牵扯时,又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快报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被快马加鞭地送入了宫中。只是这封急件的来向与之前不同,它并非来自南疆,而是从遥远的北疆加急送来。回溯此前,安城伯奉命率军浩浩荡荡地进发高力。在大军出征前,为了确保后路无虞,安城伯将原盛阳城的防卫重任郑重地交给了柳侯安申。柳侯安申在朝中以谨慎善守而闻名,派他坐镇北疆,其目的便是为了求稳,让安城伯柳林在前方作战时,没有后顾之忧,能稳稳地守住他的退路。原本,大齐朝出兵援助高力之时,经过深思熟虑,拟定了两条退路。一条便是倚靠着坚固城墙和雄厚防御力量的盛阳城,它就像一座坚实的堡垒,为大军提供了可靠的后方依托;另一条退路则是牛继宗负责筹备重建的水师。牛继宗能力出众,在军事筹备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朝廷对他寄予厚望。然而,世事难料,江南地区局势风云突变,反复无常。牛继宗被江南的复杂局势死死拖住,分身乏术,根本无法按照原定计划抽身前往登州筹备水师重建事宜。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到了年末,新年的气息逐渐弥漫开来,可牛继宗依旧被困在江南。直到王子腾奉命抵达江南,他手段强硬,采取了一系列雷霆措施,在江南大杀特杀,才终于将那混乱不堪的局势稳定了下来。此时,牛继宗才终于能够脱身,匆忙赶去登州。这一番波折下来,牛继宗甚至连除夕都没能回到京城与家人团聚。也正因如此,水师的重建工作被大大延误,进展缓慢。谁也没有料到,开春之后,本以为已经被打残、无力再战的女真人,竟如同一群死而复生的恶狼,悍然卷土重来。他们一路向北,气势汹汹地回归了赫图城。紧接着,女真人与正在边境巡视的大齐军队狭路相逢,双方随即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在这次交战中,女真人竟使用了一种前所未闻的武器——炸弹。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瞬间打乱了大齐军队的阵脚,给大齐军队带来了不小的伤亡。随着女真人的强势回归,赫图城一带局势再度紧张起来。高力同大齐之间的道路再次被无情地断绝,安城伯所率领的大军瞬间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成了一支深入敌境的孤军。而女真人凭借着炸弹的强大威力,愈发嚣张跋扈,他们整军备战,再次兵临盛阳城下。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柳侯安申深知盛阳城的安危关系重大,他虽谨慎善守,但此刻城中兵力有限,难以独自抵挡女真大军的进攻。无奈之下,柳侯安申只能紧急向京城求援,一封八百里加急的信件由此快马加鞭地送往京城,打破了朝堂之上本就不平静的局势。宣帝端坐在那雕龙绘凤的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得仿若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周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他手中紧攥着那封来自北疆的八百里加急快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双眼之中燃烧着熊熊怒火,仿佛要将眼前的一切都焚烧殆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宣帝猛地一声怒吼,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震得群臣们纷纷跪地,大气都不敢出。“炸弹乃是我大齐机密,为何会落入女真人之手?北疆如今危在旦夕,安城伯的军队成了孤军,盛阳城随时可能沦陷!”大殿内一片死寂,唯有宣帝那沉重的呼吸声和大臣们惶恐的心跳声交织在一起。许久,宣帝咬牙切齿地说道:“传朕旨意,即刻成立彻查小组,务必将炸弹泄露之事查个水落石出!但凡涉及此事的人,无论官职大小,背景如何,一律严惩不贷,绝不姑息!”这时,首辅齐衡小心翼翼地抬起头,说道:“陛下息怒。当务之急,北疆的战事刻不容缓,盛阳城一旦失守,北疆防线将全面崩溃,后果不堪设想。臣以为,必须尽快调派援军前往北疆。”宣帝怒目圆睁,看向李崇道:“调派援军?如今南疆也正是吃紧的时候,我们的兵力本就捉襟见肘,这援军从何处调?”兵部尚书出列,伏地请罪道:“陛下,都是臣的失职,未能料到女真人会卷土重来,更未想到炸弹会泄露。但北疆形势危急,臣建议先从准备支援南疆的军队中抽调一部分精锐,火速赶往北疆。”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有的大臣点头表示赞同,认为北疆乃国家屏障,不可不救;有的大臣则面露忧虑,担心南疆因此功亏一篑。左督御史王强站出来反对道:“不可!南疆之乱已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如今正是关键时期,若抽调兵力,南疆的局势必将失控。况且北疆之事,柳侯安申应当能够坚守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再想其他办法。”,!兵部尚书闻言,急切地反驳道:“王大人,盛阳城危在旦夕,柳侯虽善守,但女真人有炸弹相助,他能坚守多久?若不及时救援,北疆一旦沦陷,女真人长驱直入,京城都将受到威胁,那时我们还谈什么南疆!”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宣帝听着大臣们的争吵,心中愈发烦躁。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喝道:“都别吵了!”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气敛息,等待着宣帝的裁决。宣帝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南疆战事不能放松,但北疆更是重中之重。即刻从支援南疆的军队中抽调三万精锐,由镇北大将军孙正率领,火速赶往北疆救援。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击退女真人,解盛阳城之围。”兵部尚书领命道:“臣遵旨!陛下圣明,孙正将军英勇善战,定能不负陛下所托。”宣帝接着说道:“同时,命南疆的军队加强防守,稳固现有阵地,不可贸然进攻。待北疆局势稳定后,再做下一步打算。”众大臣纷纷跪地,齐声道:“陛下英明!”宣帝目光冷峻地扫视着群臣,说道:“此次炸弹泄露之事,关乎我大齐安危。彻查小组要日夜兼程,尽快查明真相。若有懈怠,朕绝不轻饶!”大臣们纷纷表示会全力彻查,不敢有丝毫懈怠。宣帝挥了挥手,示意群臣退下。望着大臣们离去的背影,宣帝的心中满是忧虑。这内忧外患的局面,不知何时才能结束,他深知,大齐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就在大臣们走出泰和殿,还未出宫之时,又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入了宫中“南疆急报!”所有大臣闻言全部停下了脚步,看着那封急报,他们面色凝重转身又走进了泰和殿。宣帝面色沉重的坐在龙椅上,朝会散了他却没有离开,正思量如何化解危机,不想又来了一封急报。宣帝面色凝重地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忧虑。就在众大臣刚走出泰和殿不久,那一声“南疆急报!”仿若一道惊雷,瞬间打破了宫外短暂的平静。大臣们闻言,脚步猛地顿住,脸上的神情瞬间变得极为凝重。他们相互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不安与担忧,随后纷纷转身,再次朝着泰和殿走去。此时的泰和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宣帝看着那封新送来的八百里加急,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待大臣们再次鱼贯而入,分列两旁后,宣帝沉声道:“呈上来。”传旨太监急忙小步上前,将急报呈到宣帝面前。宣帝迫不及待地打开,目光快速扫过,原本阴霾密布的脸上,竟渐渐浮现出一丝惊喜之色。他重重地一拍龙椅扶手,大声道:“好!好!好一个忠勇伯赵轩!”大臣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疑惑。宣帝抬眼,看着下方的群臣,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说道:“忠勇伯赵轩在南疆率领将士们奋勇抵御蛮族及叛军,竟将敌军死死阻挡在了同关,寸步不让!”此言一出,大殿内瞬间沸腾起来。大臣们的脸上纷纷露出兴奋的神情,交头接耳之声此起彼伏。“这真是天大的喜讯啊!”首辅齐衡激动地说道,“赵轩将军不愧是我大齐的栋梁之才,有他在南疆,我军便有了主心骨!”兵部尚书也满脸喜色,附和道:“是啊陛下,赵轩将军作战勇猛,又足智多谋,此次能将敌军阻挡在同关,实在是为我大齐立下了大功。这无疑是给南疆战局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我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众大臣纷纷点头称是,言语中满是对赵轩的赞誉。宣帝看着这一幕,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他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赞赏与欣慰,说道:“赵轩此举,实乃我大齐之幸。在这南疆战事胶着之际,他力挽狂澜,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卓越的军事才能。”稍作停顿后,宣帝提高了声音,郑重地宣布:“朕决定,封忠勇伯赵轩为威武侯,以表彰他的赫赫战功。望他能再接再厉,早日平定南疆之乱,还我大齐百姓一个太平盛世。”“陛下圣明!”大臣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大殿。随后,宣帝又与大臣们商议了一些关于南疆战事的后续事宜,包括如何调配物资支援赵轩,以及增派部分兵力前往南疆协助防守等。在一片热烈的讨论声中,泰和殿内的气氛逐渐变得热烈而充满希望。待众人商议完毕,宣帝看着下方的大臣们,语重心长地说道:“如今北疆、南疆皆有战事,我大齐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只要我等君臣一心,众志成城,定能度过此次难关。诸位爱卿,务必尽心尽力,为我大齐的安稳贡献自己的力量。”大臣们纷纷跪地,高声应道:“臣等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随着宣帝的一声“退朝”,大臣们有序地退出了泰和殿。而此时,泰和殿外的天空,不知何时已经云开雾散,阳光洒下,给整个皇宫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仿佛预示着大齐即将迎来新的转机。:()红楼两小无猜玉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