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英就这么很快做成了第一桩买卖。老太太买完鸡蛋还没走呢,远处又过来一个老头儿。此时,市场上人已经不多,稀稀拉拉的。老头儿是看着这块儿站着好几个人,以为有什么热闹,他才走过来看的。当他看到地上摆着的笨鸡蛋,也想起来家里没有鸡蛋吃了,于是也买了五斤。这时,从东边儿又走过来一个中年男人。刘小英赶快笑脸相迎,刘小英说,大哥买鸡蛋吧,这是自己家养的笨鸡,全是到地里吃的虫子,根本没喂过饲料。中年男人弯腰拿起一个鸡蛋看了看,也不知道他是真懂假懂,把鸡蛋又在自己耳朵跟前晃了晃。中年男人说,这鸡蛋确实挺好的,给我来十斤。30斤鸡蛋,也就是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卖完了。刘小英心中非常高兴。刘小英临走的时候,拿出来两块钱给李姨。李姨不要,李姨说,你姨竟在我这儿买菜,帮这点儿小忙算什么,我可不要你的钱。刘小英说,我家里养的鸡多,以后还得经常来麻烦你。李姨爽快的一笑说道,我不怕麻烦,有鸡蛋你过来在我这儿卖就行。卖完鸡蛋,刘小英和她姨二人走出了市场。在他姨家吃了顿饭,然后就告别了她姨。在大街上,买了二斤香油果子,又买了五个糖糕。到了下午6点多钟,刘小英就回到家了。先去了王大贵家,刘双照看着五个孩子还在一起玩儿着。刘小英先把五个糖糕拿出来,一个孩子分一个,然后又让他们一起吃果子。五个孩子在一起抢着吃,都吃的很香。这些东西一会儿的功夫全都吃光了。然后刘小英就领着她的三个孩子回家了。刘小英30斤鸡蛋卖了170多块(有几个坏的),她非常高兴。当天晚上,刘小英兴奋的想了很长时间没睡着觉,她就决定自己去贩鸡蛋了。而且,具体怎么操作她也想好了。第二天早晨,天刚亮她就起床,喂上了自己家的牲灵。她先来到村子最东头王大中家。王大中家四周都是荒地,他家养的鸡多,这些鸡根本不用喂食,都在荒地里打食儿吃。王大中的老婆正在喂鸡。刘小英说,嫂子,我来和你商量个事儿的。王大中的老婆很和善,笑着说,大妹子,有啥事儿你只管说。刘小英说,我姨妹妹过月子呢,想让我帮他买点儿笨鸡蛋,你家的鸡蛋能卖给我一点儿吗?咱们还是按收鸡蛋的出的价七分钱一个。听刘小英这么说完,王大中他老婆就乐了。这几天收鸡蛋的老王头儿没来,她家攒下的鸡蛋已经不少了,存放的时间长了还会变坏,正愁着卖不出去呢?王大中他老婆爽快的说,行,有。刘小英问好以后,就回家把自行车骑过来。她和王大忠他老婆二人,数着鸡蛋,直接把鸡蛋装进筐里。王大中他家竟然有200多个鸡蛋。这些还不够载,刘小英用同样的方法又找了一家。两家买了有40多斤,总共花了30多块钱。今天还是那么好卖,到了天黑就回来了。卖了二百多块钱。这天刘小英不止给五个孩子都买了吃的,还给王大贵和刘双买了一块猪头肉。回到家把这些礼物往他家一送,刘双和王大贵都非常高兴。他们非常客气的说,你买这么多东西干啥呀?给你照看个孩子又不值啥。刘小英干了这两趟,就觉得这个买卖确实可做,以后她要坚持干下去了。第二天她就没干,因为她是骑着自行车去的,来回百多里地呢!骑着一路都累的浑身酸疼,屁股都疼的不敢坐下了。当天,她也没和刘双说不去。第二天早晨,起床以后三个孩子还要去刘双家。刘小英说今天不用去了。过了一会儿刘双就来了。刘双进门儿就说,小英啊,咋没把孩子送过去呢?我来把他们领走!刘小英说,今天不用去了,我在家。刘小英没和刘双说她做买卖,所以,她也没再多说。可是,三个孩子却吵着要上刘双家去玩儿,他们已经习惯了。最后,三个孩子还是跟着刘双走了。孩子们走了以后,家里就肃静下来。刘小英很快收拾完家务。虽然觉得很累,她也没有休息。她想起来她的三个孩子只有老大有户口,老二和老三还没上户口呢。因为搞计划生育,不交罚款就不给安户口。现在她的罚款的事情解决了,虽然她不知道王大柱怎么给她解决的。她想,既然交了罚款,就应该给孩子安上户口了吧。那年代有户口的孩子上学学费少,学杂费才20多块钱,而没有户口的孩子上学一个学期就得400多。那时候王增光是村儿里的妇女主任,村儿里给孩子入户口开介绍信得去找他。王增光是个50多岁的老男人。他老丈母娘已经80多了,老丈母娘家没有儿子,只有三个闺女,老伴儿去世以后,他就在三个闺女家轮流住着,一家住十天。今天他老丈母娘该上他家来住了,吃完早饭,他老婆就拉着地板车去他妹妹家想把老太太拉过来。她妹妹家在离这儿五里地远的一个村子,他老婆计划是上午去,在那儿吃个饭,下午回来。刘小英来到王增光家门前,一看他家的大门虚掩着。刘小英就站在门口喊了一声,大叔在家吗?我找大叔有点儿事儿。王增光听到了有个女人的喊声。连忙从屋里跑出来,一眼看到了刘小英,当时脸上就挂出了笑。王增光说,哎呀,是小英啊,你找我有啥事儿?刘小英说,大叔,我想让你开个条子,给两个孩子上户口。王增光说,给孩子上户口的事儿啊,那你赶快上屋里坐下。王增光这么说着,在前面往屋里走,刘小英在后面跟着。走进堂屋里,他客气的让刘小英坐下,然后还给她倒了一杯水。:()女人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