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我?殿里?”贺允淮一时不知要如何说他。
邱文才嗯了一声,“我又不傻,自然不会光明正大的找你,我就是临出来时扫了一眼。”
贺允淮:
邱文才:“我瞧见你那没了人,这才知道你也出来了。不过刚刚那个在你身旁说话的是谁啊,我怎么瞧着有些眼熟。”
二人说话间的功夫,已经走出了宫门。
贺允淮:“顾学言。你应该认识。”
邱文才确实认识此人,不过二人也没什么交情。
他启蒙晚,当年在书院不怎么与人交谈,直到贺允淮的出现。
这么一想他愈发觉得他和贺允淮就是命中注定的兄弟。
“走,不管结果如何,今夜不醉不眠。”邱文才笑着说。
路上经过酒馆,邱文才还让邱银下去买了两坛酒。
与春闱看榜前夜的心态不同,这次他是真的想醉一场。
路上他还扬言今夜自己一定将贺允淮喝趴下,若是不成功他名字倒着写。
谁知马车刚驶进小巷,他们就被对面邻里拦住。
“贺家的,你家亲戚是来了吗?”说话的是刘婶,她家中一儿一女,儿子在书院念书,女儿已经嫁人。
“你家今下午来了五辆马车呢,那东西多的不得了~跟投奔亲戚似的。”刘婶伸出手比划了一下,说话的语气明显有些夸张。
贺允淮一听这话,瞬间想到了留在怀安镇的家人。
能这个时候来京城的一定是他们。
他跳下马车,直奔家中。
刘婶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有些恼火:“平日瞧着人模人样,到底是乡野出身。”
“婶子,话可不能这么说,人家里人来了自然着急。您啊心胸宽广,可别将这茬放在心上。”邱文才也下了马车,他将荷包扔给邱银,嘱咐他去外面食肆定些菜。
刘婶哼了一声,挎着篮子便往巷外走去,路过邱文才身旁时,还故意撞了他一下。
她可是举人的娘,这些乡野出身的穷书生她可不放在眼里。
邱文才懒得同她计较,等三日后放了榜,有她后悔的时候。
家中,贺母她们已经将东西收拾妥当,正一家人围在桌前唠家常。
这次她们人多,路上停停歇歇这才来晚了。
不过也因行的慢,倒是欣赏了不少途中美景。
“二嫂,你说的是真的吗,在这摆摊一个月能赚二十两?”贺凝文最关心的便是金钱,来时她还担心在这养不活一家人。
“自然是真的,上个月我就在咱们这巷口处摆摊卖汤面,每日六十碗,日日都能卖完。”
贺凝文挨着苏意安,听她说了这话连忙牵过她的手。
正反全都瞧了一通,心疼道:“早知道我们就早些来了,在这还能帮你,一日六十碗面,二嫂你得忙活到什么时候。”
“不累,瞧着多其实是分开卖,早个就弄三十碗。”
贺允淮刚来到门前,正好听见里面人说的话。
“对了,来这么久怎么没瞧见我二哥。”
苏意安还真忘了这茬,她哎哟一声道:“我竟忘记这事了。今日殿试他还未回来。”
能参加殿试这就说明贺允淮春闱上了榜,这可是好事!
“瞧我回来的多是时候,正听见你这丫头找我。”贺允淮整理下衣裳,装作没听见她们前面谈话一般,迳直走了进来。
贺凝文还是第一次见她二哥这身打扮,她不由多瞧了一眼,嘴上夸道:“二哥真精神。”
贺母也笑,“你这孩子,就没有更好的词夸你二哥了?”
“哎呀什么词都比上精神二字,娘,您看我二哥穿这衣裳是不是特别像当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