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学校”大概是村民们自费修建的,只有几间漏风的教室,连玻璃窗都没有,只用纸糊出了几个窗户。
薛漫隔得有点远,无法看清更多细节。
而令她感到疑惑不解的是,在通往学校的泥巴大路边上,竟然停着许多看起来挺高级的汽车。
学校外的院子里,也有一些成年人正在忙碌着什么。
远远望去,他们身边似乎还有非常专业的摄像设备。
是媒体采访?
玩家们不是自称记者吗。
薛漫没有多想下去,看见四个玩家站在路口的车辆边说了会儿话,然后走向了学校。
她悄悄跟上去,借着车辆的掩护,躲在后面朝那边看。
微微向上倾斜的小路,不到二十米之后就是学校。
薛漫听见教室里传来了学生们齐声朗诵课文的声音,外面的成年人黑压压的一大片,大约二十多个,正围在一起不知道谈论着什么。
旁边有单独的两个人,像是摄影师和助理,一直用摄像机拍摄着附近的一切景物。
四个玩家过去跟他们谈了谈,没说几句就被“请走”了。
薛漫收回视线,透过车窗快速扫了一遍车内的东西。
在其中一辆车里,她看到了一张被仍在驾驶台上的蓝色吊牌。
上面写着“《大山里的天使》剧组工作证”。
剧组、大山、学校。
看来,大概率是想拍摄在这个艰苦的环境下教书育人的老师了。
是真实的纪录片,还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呢?
薛漫垂眸想了一下,很快有了答案:改编电影。
之前女生明明能上学的,现在却全都不能了。光这一点就足以证明肯定不是真实的纪录片。
可是,面向大众的电影……只要男学生,不要女学生,这合理吗?不怕上映的时候被骂得狗血淋头?
薛漫带着疑问,在最后一辆车里看见了一份“《大山里的天使》剧本初稿”。
她眼睛一亮,立刻尝试拉开车门,却遗憾的发现车门锁上了。
玩家们被赶离学校,很快回到了车子这边来。
薛漫绕到另一侧,蹲在路边的灌木后面躲了起来。
他们离开之后,薛漫朝左边绕了一段,从学校背面悄悄的绕了上去。
学校里的窗户都是纸糊的,早已经破烂不堪,到处是洞。
她在传出读书声的教室后面偷看,只见里面只坐着十几个孩子,有的已经十二三岁,有的才五六岁。
薛漫见过的那三个小男孩也正在其中摇头晃脑。
这些年纪相差很大的小孩,却在读着相同的课文,学习同样的知识。
讲台上,是一个梳着大背头的中年男教师。
他看上去四十多岁的样子,格纹衬衫扎在西装裤里,露出一条不知用了多久、已经掉皮的皮带。
戴着厚厚的眼镜,身形瘦弱,脊背挺直,神情严肃。
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个古板守旧但认真的老师。
薛漫正盯着他,他忽然像是察觉到了什么,转头一眼就望向了窗口,正好对上她的眼睛。
厚镜片后面的眼睛眯了眯,透着几分冷意:“谁在那里?!”
薛漫转身就跑,绕到墙壁另一侧,后背紧贴着墙,悄无声息的躲在那里。
教室里的读书声停下了,老师的脚步声急匆匆来到窗口,“吱呀”一声推开了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