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巡之事尘埃落定,最开心的莫过于是谢瑶音。她本就不喜成日闷在宫中,得知此事后更是日日拉着姜清窈一道收拾行装,只盼着启程的那一日。
此次南巡,御驾先乘马车走陆路,再转水路,乘船一路南下,巡视沿岸吏治百姓。中途,御驾会在几地略作停留。皇帝特意奏请了太后,挑了几处景致
极佳、幽静雅致的官员府邸以供起居,那几处府邸附近多有小桥流水的风光,又有亭台轩榭、假山楼阁的园子,便于太后赏玩。
虽说一切从简,但南巡的队伍自皇宫出发时,阵仗还是颇为浩大。太子和贵妃领着留守宫中的众人拜倒一地,齐声恭送。待帝后的车驾远去,随行的人马也彻底消失在视线范围内,贵妃才慢慢起身,和太子各自离开。
跟在最末的怡嫔抬眼,凝神思索了半晌,紧紧咬住了唇,眼底浮起忧色。
另一边,经了几日车马颠簸,众人终于到达渡口坐上了船。
船舱分为几层,每一层的屋子都宽敞华丽,布置得极其舒适。姜清窈所住的屋子与谢瑶音恰好在隔壁,而三皇子和谢怀琤则住在船的另一边。
她甚少离开京城,因此对沿途的景致也很是向往,便没有一直待在屋子里,而是出门来到了甲板之上。
船尾的甲板处单独做了隔断,是专供贵人们赏景的,随行的宫人侍卫则戍守在船头处,不得命令不会随意前来打扰,因此姜清窈安心地走了过去,眺望着不断远去的景色。
在此,她眼中所见再也不是皇宫之中那被圈在宫墙之中四四方方的一片天,而是浩渺阔大的江面和水天一色的美景。姜清窈情不自禁地微微眯了眼,感受着水面之上的凉风吹拂着发梢,带着特有的潮湿气味,渗入她鼻间。
只是水面上本就格外冷些,站了许久,姜清窈渐渐觉得身上发凉。她正欲转身回到船舱里,一回头却看见谢怀琤正站在不远处,不知这样静悄悄看了她多久。
见她发现自己,他便抬步走了过去,与她并肩而立。
“你曾走过这条水路吗?”姜清窈偏头问道。
谢怀琤凝眸看着两岸不断起伏的群山,嗓音滞涩:“不曾。但我曾听母妃说起过,当年她。。。。。。从江南一路入京城,沿途所见便是如此景致。”
“母妃入宫后,便再没有离开过京城,”他眸光一黯,“过了这么久,我才勉强算是完成了她的心愿,替她走一走昔日来时的路。”
“不知当年母妃坐在船上,看着日益远去的家乡,心中是何等情绪。”谢怀琤闭了闭眼,无尽怅惘化作一声长叹。
姜清窈握住他的手,将掌心的温度覆盖上他冰凉的手背。
许久,谢怀琤轻声道:“从前我听母妃说起过,她自小生长的凌云镇是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前些日子我与户部一同前去赈灾,得空便走了一趟,果然如母妃所言。”
他道:“这么多年过去,那里依然风光宜人,安稳静好。母妃从前住过的旧宅门前,梨花开得正好。”
姜清窈想象着那番景色,不自觉露出向往的神情:“我也很想知道,究竟什么样的水土,才能养出秋妃娘娘那样美好的女子。”
“窈窈,”谢怀琤静了许久,慢慢开口,“你愿意同我一道去看一看母妃从前住的地方吗?”
他看着她,目光滚烫:“若是母妃知道,有朝一日我能够同你一起去了那里,她一定会惊喜交集的。毕竟,从前母妃便一直很喜欢你。”
姜清窈被他的话勾起回忆,抿嘴笑道:“我记得秋妃娘娘说,她本想生个女孩儿,却没能如愿。”
谢怀琤灼灼地盯着她,声音低沉:“母妃还说过,她若是有女儿,一定要同你一样。”
“对了,”姜清窈忽然想起什么,她低头,拈起衣裙上那佩了许久的宫绦,“我一直忘了告诉你,这是秋妃娘娘昔日托母亲送给我之物。”
她白生生的指尖挑起那花样精巧的丝线,声音却满含懊悔:“我从前只记得是一位亲熟的长辈所赠。若不是后来问了母亲,我竟不知这是秋妃娘娘亲手做的。”
“我知道,”谢怀琤望着她的侧脸,柔声道,“早在除夕家宴的那一晚,我便知道了。”
“什么?”姜清窈怔住,往事涌上心间。
他眉眼低垂,眼睫投下温柔的阴影:“母妃的手艺,我怎会不识?那晚,你捡到了我送给父皇的寿礼——便是那一张小小的纸卷,执意要交还到我手中。那时,我便一眼认出,你衣裙之上系着的宫绦,便是出自母妃之手。”
“窈窈,你知道吗?那时的我心中有多么意外,”他喃喃道,“母妃离开我太久,就连长信宫中也几乎寻不到太多她的气息。有时我从梦中惊醒,只觉得她的面目也变得模糊起来。我很怕,怕有朝一日我会不受控制地忘记她。”
“可那日,我看见你还珍重地将那宫绦佩在身上——即便你不知道那是母妃所做,却也足够成为我的慰藉。眼前的你和记忆里的母妃都在告诉我,要好好活下去。”
他说着,从怀中取出另一根宫绦:“你瞧,这是母妃留给我的。”
两根宫绦皆是五色的莲花形状,虽颜色不大相同,但凑在一处时却意外地相契合,如两朵同出一茎的莲花,亲密地挨在一起,并蒂而开,竞相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