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套流程,就算李三江这种老白事来了,都远远没男孩做得专业。
没办法,一个是地方习俗派,一个是资深考究派,男孩那么多的书,也不是白看的。
祭拜结束后,丁老二开始回礼,只见其左手大拇指竖起,右手攥住,向上升腾,再于面前交叉横错,最后双臂下摆。
这是门礼。
柳玉梅刚准备开口,说小远不懂这些。
却见男孩右手小拇指下竖,左手攥住,向下鱼跃,再接曲臂于胸前,三颔接礼。
周围一众老人,都目露欣赏与追忆。
柳玉梅当即目露疑惑,谁教他的?
其实,《秦氏观蛟法》上,开篇就有记载,这套动作是秦家门内礼,但源自于最早的观测风水气象的动作,其他行业里,也有相似的不借用器具只用手势配合视线测距和测方位的操作。
丁老二行下礼,蟒走游;李追远行上礼,蛟守门。
男孩自然知道自己做出来后,会被柳玉梅怀疑,他是故意的,自己已经被海河大学提前录取了,阿璃也恢复得越来越好,一些事情,也早晚会摊牌。
《秦氏观蛟法》和《柳氏望气诀》的进阶理解认知方法,他以后肯定会告诉柳玉梅。
丁老二泪流满脸,至少在这一刻,他不是装的,的确是真情流露。
因为这一幕,让他想起当年,跟着自家大哥,向秦家几位爷见礼的情景,那时自己还小,大哥也正年轻。
不善于治家同时还容易被小儿子软磨亲情所左右的家主,本就有点糊涂,而这样的人骨子里,还是感性与敏感居多。
这时,身后站着的甄木柏和苏文洛,同时看向另一位老者,他姓盛,先前落座于尾,原是柳氏仆家。
盛老头不自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然后扭头看向身侧的儿子,对他指了指:“去吧。”
其子头已半白,这会儿走出人群,对着李追远开始行柳氏门礼。
李追远留意到,柳玉梅的眼睛已经微眯,很显然,老人家生气了。
当狮子被试探时,无论狮子做出怎样的反应,在外人眼里,狮子都已经虚弱了。
这就是江湖,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哪怕明面上恭恭敬敬,但私底下依旧暗流涌动。
那俩老人,就是想试探柳玉梅给男孩安排的定位到底是什么,这才迫使盛家人出头。
柳玉梅转怒为笑:“小远,愣着作甚,回礼。”
虽然不知道男孩哪里学的秦家门礼,但柳玉梅相信,他既然会秦家的,没理由不会柳家的。
见柳奶奶话了,李追远也就对这位白男子行上位礼。
礼毕的那一刻,甄木柏和苏文洛都下意识地挺起了后背,他们身后的其余老人,也都默默凝神,重新审视起这个男孩。
没错了,能当众行秦柳两家门礼,那少奶奶(大小姐),就是有意想让他以后来继承秦柳两家的门楣了。
丁老二这时躬身凑了过来,小声询问:“少奶奶,是否可以入席了。”
柳玉梅点了点头。
众人入座,主位的那个空位,自然是柳玉梅来坐。
老一辈坐两桌,年轻一辈坐另两桌。
李追远原本想陪着阿璃去单独吃饭的,却被刘姨走来示意他也上桌,她则将阿璃牵走。
看在阿璃的面子上,李追远只能代责坐上去,他也是主座,两侧是姓甄和姓苏的同龄人,其余人年纪都比他们仨大得多。
席面很热闹,桌子之间离得很近,互相说着话也互相听着话。
老一辈那桌说话确实很讲艺术,小辈这里则在模仿艺术。
李追远听出来了,他们在拐着弯地故意套着自己的话,想知道自己更多的信息,身侧的这一男一女,都是一口一个的“追远哥哥”亲切地叫着,但套得最细致。
这俩,是早慧的,自以为拿捏住了这个同龄的男孩,套出话后,还不自觉地勾了勾嘴角,强忍着不流露出自鸣得意的神情。
问的都是些生活琐碎,李追远大大方方地将自己过去的生活细节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