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二人的另一层视野里,李追远和柳玉梅都是站着的,在二人中间,悬浮着一颗拳头大的圆润水珠,四周是一片漆黑。
“第一卷:气乃造物之本,万象之源,静极方思动,明始而知终,悟尽遂生初,是为相,是为法,是为理,是为周天。”
柳玉梅面带微笑,手指轻勾那颗悬浮着的水球,很是写意地往外一拉扯,一条水纹荡漾而出,在其身前不断变化,时静时动,时隐时现。
紧接着,柳玉梅再掌心微合,水纹消失,掌心再启,水纹复现,随即不停展现多般变化,倒映诸多光影。
将每一个晦涩难懂的概念,掰碎了揉烂了,再亲自喂你嘴里。
过去一年都在闷头读书的少年,第一次感受到了师承的温暖。
是啊,上课只要有老师教的话,什么东西学不会,考试又怎么会考不好呢?
不过,师生之情的温暖总是短暂的,少年班时期,学生和老教授之间的互相折磨,才是不变的主旋律:
“奶奶。”
“你说。”
“可不可以有另一种理解?”
“说来听听。”
李追远举起手,握紧拳,对着面前悬浮着的这颗大水球,砸了下去。
“砰。”
水球被捶烂,随即炸开,向四周扩散。
柳玉梅先是一愣,随即不解,但紧接着,她的眼睛逐渐睁大。
散开的水球,形成一片笼罩这里的水雾,结合少年自阿璃那里学来的国画功底,营造出了一幅粗狂中兼有写意的山水。
一老一少,现在就站在山水之间。
山中有溪有潭,有动有静;西侧阴雨绵绵,东侧骄阳明媚,有始有终,有尽有初;山水云间,皆有印证,可视之处,皆有缘法,是为自然。
柳玉梅抿了抿嘴唇,然后不敢置信地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少年。
她这一生,见过不知多少天才,可直到此刻,她才真切意识到,一辈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她,过去是真没吃过什么好的。
这并非意味着少年已经越了她,事实上,少年与她还差得很远,但她已经瞧见了少年的未来,越她,越她记忆里的丈夫和儿子,都只是时间问题。
昨晚至今,她内心兴奋,升腾起了“好为人师”的快乐期待,可此刻,这种热火像是被一盆冰水浇灭,只剩下一缕缕不甘的轻烟。
她隐约意识到,很有可能,自己根本教不了他什么。
但她还是想挣扎一下,为了自己的老脸,为了自己的尊严,也是为了柳氏的门面。
柳玉梅继续念诵着《柳氏望气诀》第一卷中下面的节点:
“何为逆势冲杀之局?”
李追远目光扫向四周,山水变雪山,积雪消融,一条小溪自山顶顺势而落,最终消抿于岩土缝隙,不知所踪。
柳玉梅问道:“逆势在哪里?”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逆势。”
“那何为生死交接之局?”
李追远看向脚下,柳玉梅也低头看去。
先前被截断的小溪,长时间浸润,在岩土缝隙之间又开凿出新的通路,再聚成流。
柳玉梅又连续问了好几轮第一卷中的内容,可每一轮的问题,少年都只是眼角余光一扫,就自动成像。
寻常人仔细求证、小心推导、心怀敬畏的风水望气,在少年这里,显得是那么的轻松写意,好似在随手涂鸦,却又精髓毕露。
而后者的难度,显然更大,因为实地写生有具体的参照物,反而是最简单的。
柳玉梅很清楚,这种水平,现实里每到一处地方,少年都能很快观测其风水格局,甚至能在究其本质的基础上,进行更改。
这种天赋,已经不是老天爷赏饭吃了,是老天爷端着碗拿着勺,绕着桌追着你跑,求你咽一口。
“呼……”
柳玉梅闭上眼,她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