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迁还是在齐知贤注目之下与伍昭上了同一辆马车。
太女殿下的鸾车处处金贵,谢迁拘谨地按照侍从指引坐到一侧的软垫上,而他对面的太女殿下,此刻手中正把玩着那绣有朱鹮的精巧香囊。
“齐公子当真蕙质兰心。”他出言夸道。
“谢大人喜欢?”伍昭抬眼看他,“知贤赠我的男儿家物件不少,谢大人若觉得新奇,我叫人挑两件给你送去。”
“……殿下太客气了,”谢迁眼睛都瞪大了,他见识过太女殿下的为人慷慨不拘小节,却没想到连未婚夫送她的东西都能随便转赠不相熟的男子,只得回绝道:“齐公子一番心意,微臣实在不敢受。”
伍昭却来了兴致,收起那香囊问他:
“谢大人看着比本宫倒要年长几岁,可婚配了吗?”
他摇头:“微臣一心考取功名,不曾有过婚配。”
“是么?”伍昭一脸的不相信,“大人才貌双绝,入京之后,提亲的媒人可不少吧?”
“是,”他倒也不瞒着,坦荡道:“不过眼下,微臣只想着为陛下效力,若沉溺于女儿情长小事,哪里还能全心全意为陛下分忧呢。”
伍昭识趣地点点头,顺势将话题转向了此行的公务安排——
汴州地处黄河下游,聚落地势低洼、城镇紧邻河道,百姓的日常生活本就常受黄河水位影响,盛夏雨季多发,而那滚滚黄河一旦涨水决堤,裹挟着泥沙的大水顷刻间涌入城内,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汴州水患历来从不缺人治理,驻守此地的官员做的无非三件事:其一,加固水坝;其二,救助百姓;其三,灾后重建。
可水坝历朝历代愈建愈高,黄河的河床也彻底悬于地上,每隔几年便要水漫汴州一回,城中良田通通被泡了个透彻,运气好些的百姓辛苦劳作整年,结果颗粒无收,而那运气差些的,兴许连夫女都被决堤的洪水冲走。
堵不如疏,一味加固堤坝总也防不过中原母亲河的月潮。
“殿下所言极是。”谢迁赞同道:“微臣也以为,解决汴州水患的根本,在于治理黄河。”
可历来官员为什么做不到?难道他们真就蠢笨至极,完全想不到半点根治水患的办法?
前朝对黄河分流改道已久,可中上游泥沙依旧在大水冲刷下淤积堵塞住下游河道,不但没起到半点排水疏通的效果,反而让河水决堤一漫千里。
黄河治理从来不缺人做,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甚至是一件肥差。上游造林固沙、下游分洪建堤,河道沿岸所铸工程又侵占了多少良田人户?这些哪一样不要白花花的银子堆出来?朝廷工事款拨到地方,途经官吏篦子一样层层贪污,最后真正落到治水工匠头上的,又还剩几两?
固沙治水十年难见成效,即便皇帝追究下来,她们也有的是理由能搪塞洗清。
伍昭转身拨开马车后窗帘子,看了一眼黄河总督所乘车辆的方向。那驾车的四匹马花色各异,蹄音不齐,车身木梁也黯淡无光,像是缝补修整用了许多年的不值钱物件。
这老狐狸,知道自己祸到临头,装起两袖清风了。
伍昭弯了弯嘴角,此次南下汴州,治水只是幌子,母皇真正要她做的,正是要将沿途压在黎民百姓身上吸血吃肉的世家豪强从上到下,彻底换一次血。
这也就是为什么她一定要带上谢迁。伍昭回忆着殿试当日看到的那篇文章,对其中批驳本朝官吏制度的几句话实在心服口服,至于文末给出的应对之策……虽然略显中规中矩,不过考虑到他当时是真的被刀剑架在脖子上,伍昭还是愿意相信,以探花郎生根布衣的眼界,一定会有太女幕僚都想不出的独到看法。
黄河总督坐在那只填了败絮的灰扑扑垫子上,马车只要稍微经过一个坎坷路段,她浑身就被颠得差点散架。身不静,心更是没办法静下来。离京不到十里,黄河总督擦汗的手帕都换了三张。
她在其位不过五年,朝廷治水的银两自己扣下八成不说,平日里下属孝敬也没少吃拿,可他在官场作风怎么都还算谨慎,没把自家宅子铺满金银朱玉,也没纵容家族子弟招摇过市欺女霸男,更遑论拥兵自重、私藏黄袍这样的杀头大罪了!陛下怎么就偏偏选了她开刀!
冷静、冷静……朝中官僚派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她为人并不嚣张跋扈,陛下若不留她活路,旁观杀鸡儆猴的同党人人自危,朝堂暗流涌动于君臣同心不利!再说……陛下只是让太女殿下协理水患一事,并没有在大殿之上召来禁军脱去她的乌纱帽!陛下不会对她赶尽杀绝、不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