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纯出于弥补林如海,和林黛玉一点关系都没有,也谈不上元嘉帝有多想关心这个小女孩。
不过,今日的密报,很有意思。
一般来讲,密报也不是什么事都写的,无非就是林如海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去了什么局而已,最多就加上林夫人最近购置了什么家产,是否是市场均价,是否有受盐商贿赂的嫌疑,至于林如海后宅里的小事,除非秘卫觉得有必要,否则绝对呈不到皇帝面前。
而六岁的林黛玉,属于大多数时候没必要写,但偶尔提一提也不算跑题的人,只要篇幅不太长,过分占用了君王的时间就好。
今日密报里写的是林如海在纠结是否让女儿去荣国府,提及林大人并未向小姐告知还有进宫的可能,小姐因不知情,便以为只有留在父亲身边和去外祖母家这两个可能,便极力劝说父亲让自己留下。
若是只到这里,不过是小姑娘不愿意骨肉分离的人之常情,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就是元嘉帝自己当年送妹妹抚蒙,公主们不也是哭得要生要死,肝肠寸断?
但密报里还写了,林小姐并非以尽孝为名要留在老父身边,而是说她并不惧怕留在江南,林大人问,汝尚不知汝父于江南面对的是何种局面,便敢妄言不惧?
林小姐答,她知道。
这让元嘉帝眉毛都挑了起来。
元嘉帝还是想起了自己的妹妹。
公主抚蒙是国策,公主不够时郡主出嫁都很常见,但公主郡主及其母妃兄弟都会想尽办法避免这个命运也是客观事实,就是元嘉帝十七八岁那会儿,也在母妃的压迫下,为亲生的妹妹能不抚蒙四处奔走过。
当然,奔走是奔走,元嘉帝也没忘记劝说自家母妃,说的是:“儿子自会尽力而为,但母妃也要做最坏的打算。”
母妃自然要问:“什么最坏的打算?”
元嘉帝答曰,早早地趁着父皇喜欢,多讨几个师父,好好学一学骑射,多了解蒙古的风土人情,在妹妹的嫁妆里少要些供自己享受的绫罗绸缎,多带些实用的茶叶铁器,如果父皇愿意多给些僧侣工匠当然更好。
甚至,多向父兄讨教机宜,哪怕是学些政事也没关系,回头嫁过去了拿住了道理,背靠母国,拿捏夫家,若真能做草原上说一不二的明珠,他日归国时,自有一番道理,不比只知哭哭啼啼等君父开恩的小女子强?
然后元嘉帝被他母妃,当时的德妃娘娘打出去了,一边打一边骂:“老四你不愿意尽心就直说!少来这一套一套的!我就知道你是先佟皇后养大的和母妃离了心,你不努力拉倒本宫自己想办法!”
屋子里还传出妹妹嘤嘤嘤的哭泣。
元嘉帝当时年少,哪里受得起这样的重话,哪里听得了妹妹那肝肠寸断的哭声,回家在王妃的屋里难过了好久,想了三天三夜也不明白,我们说的是妹妹的前程,是实在没什么好办法之下的最后退路,学会的政治能力是自己的,就是不抚蒙,留在京中也有用处,怎么母妃又攀扯起她早年位分不高,子女只能送给别人抚养的旧事了?
到如今,元嘉帝已经成长了很多了。
至少已经基本放弃和气头上的母后讲道理了,他那个母后就是偏心,天王老子来了也得说她偏心╭(╯^╰)╮
但现在,林家这个小丫头。
啧。
元嘉帝突然觉得,如果是她的话,或许是能讲点道理的。
今日的密报到这里已经是有点长了,远超那个“不花费君父太长时间”的范畴,这自然是异常的,里头必然有着暗卫非出于公心的动机,但今日,元嘉帝愿意多给点耐心,饶有兴致地看了下去。
林如海果然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对小姑娘提的问题问在了皇帝心坎里,然后小姑娘答的是外行人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士子哭庙”。
这让元嘉帝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孩子,六岁?
这个对答是殿前奏对的水平啊!一定程度上可以比肩《战国策》里那些总是拿扁鹊治病,庖丁解牛来隐喻国事的小故事了!
并且,还不犯忌讳——倘若小姑娘直击内核地回答“盐政不是个好差事”,答案虽然是正确的,六岁的丫头能有这样的见识也算不错,可效果就不是这个效果了。
还没完,林如海还让小姑娘把话说得明白些,小姑娘回答了林如海还不罢休,甚至在问“你怪不怪阿爹”。
这既是问林黛玉怪不怪林如海,也是林如海在借着林黛玉的口表忠心啊!
君父可听到了么?
六岁小儿尚且在言“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臣林如海只要能为君父分忧,只要上对得起君王,下对得起百姓,就是在江南鞠躬尽瘁,也甘愿死而后已。